历史传说

龙灯的传说、制作

日期:2017-09-28   来源:网络

  龙灯也叫龙舞,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舞蹈。反映了古代汉族人民对龙的崇拜。龙灯是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节日传统灯彩。相传龙是吉祥的倾向,因此汉族民间每逢春节、元宵节、灯会、庙会及丰收年,都举行舞龙灯的活动。

龙灯的传说、制作

  龙灯的传说

  从前,有个姓胡的老扎灯匠,手艺可好了!扎出来的鸟会飞,鱼会游,小狗会摇头,连皇帝都听说了,派人把他叫了去给皇帝扎龙灯。

  胡老汉并不想给这个残暴、不知爱惜百姓的坏皇帝扎灯,可圣旨难违,不做要杀头的,没办法了,只得照他的命令去做。七天七夜,胡老汉眼都没合一下,终于扎出来了一条张牙舞爪、威风凛凛的大蛟龙。

  到了元宵这一天,胡老汉拿出一个红通通的圆灯笼作龙珠,逗弄着大蛟龙,将它舞得活灵活现、气势磅礴,皇帝在一旁乐得合不拢嘴,直拍手叫“好!好!太好了!”

  胡老汉领着蛟龙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左,一会儿右,皇帝看得眼都花了。突然,胡老汉将龙珠对着皇帝猛地抛过去,蛟龙随势向皇帝扑了过去,三牙两爪就把这个荒淫无度的昏君给杀死了。接着,蛟龙又从口中喷出熊熊火焰,整个皇宫烧成了一片火海,这个搜刮民脂民膏造起来、供皇帝享乐用的宫殿顿时化为了灰烬。

  此时,天空飘过来一朵五彩祥云,胡老汉骑着蛟龙飞上祥云,向着家乡飞去。

  龙灯制作

  龙头

  龙头的制作,用长2米,宽0.3米的木板为底座,底座用两块木板钉成T形,三端各凿圆孔,以可串木棒连接。在底座上用木、竹作架,制成龙头的骨骼,外面糊彩纸。龙顶插有月亮、方天画戟、令旗、帅旗、威风旗(旗帜图案采用刺绣工艺)。龙冠覆以各色四季鲜花。龙眉饰以凤凰剪纸图案,凤凰则由花鸟图构成,按不同颜色的龙配不同的花鸟图。如红龙的龙眉用喜鹊衔梅图、黄龙的龙眉用黄莺穿菊图、青龙的龙眉用凤穿牡丹图、绿龙、紫龙则分别用蝶恋兰花图、和竹雀图。龙面门则以三对双龙戏珠图构成香草云。龙上唇贴有梅、兰、竹、菊绘画,边缘有直香草云,龙鼻下有横香草云,龙鼻上则用喜鹊闹梅插花工艺;龙头两边坠有花瓶球和鸡毛圆球。龙口内含龙珠,两旁贴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或今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对联,表示祈祝之愿和尽情欢乐之意。再饰以龙须、龙眼、龙鳞等饰品。融合了剪纸、绘画、刺绣、插花、折纸等民间美术工艺手法,造型大气、美轮美奂。

  龙身

  龙身俗称龙段,用木板作底座,两端凿圆孔,以龙棒串孔连接。每块板座制作4盏长方形彩灯以作龙身。彩灯内置蜡烛或电灯,可两面开启,称龙灯两面开。彩灯上根据制作人的喜好风格,或剪纸、或绘画,图案是百姓喜闻乐见的花鸟虫鱼、吉禽祥兽、戏剧人物、神话传说等,丰富多彩,包容了多元文化。

  龙尾是在木板底座上,前制长方形龙身,后制三岔或五岙龙尾,再贴上龙鳍、龙鳞等。

  配套设施

  1、古亭,以木料穿榫为架,好似花轿状,外以宣纸糊裱,贴上各色各样剪纸或彩绘山水人物,花鸟虫鱼、吉禽祥兽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画卷,主要展示民间绘画美术工艺。

  2、宫灯。以竹蔑为架,内置电灯,外裹红绸布,底下坠有流苏。

  3、旌旗。有两面上绣“花桥龙灯”4个大家的大旗,红底黄字,列号角之后。

  4、火燎。用细铅丝扎成漏斗状的铁丝网,连接着木棒长柄。用小块干柴,放入铁丝网中燃烧以照明。由两人各执一把火燎,走在龙头前,晃动火燎照亮道路。这是原始的照明工具,迎龙时一直沿用,以证迎龙的历史久远。

  5、棒头铳。用生铁铸成球状,中空可储火药,顶端用木楔塞紧,下端有小孔,插入导火线引火。此圆球牢牢固定在木棒上,故名棒头铳。迎龙仪仗将出动时,先是三声棒头铳,声音响,威力大。棒头铳响后,锣钹齐奏,号角长鸣,一声呐喊,龙头昂起,仪仗出发。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率先反抗黄帝统治的战神蚩尤
下一篇:百灵除龙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