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焦点

空城计:不是司马懿的败笔,反而是他最精彩的一次胜利

日期:2019-12-18   来源:网络

开始先要说明一下,这篇文章是在下以演义为背景来写的,所以也是以演义为根据,不牵扯史实,《三国志》里的东东不在这里说,既然是说演义,就轻松一点,主要是搬史实来太消耗脑细胞了,呵呵,好了,闲话不谈,开始正题:

空城计: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空城计作为三十六计中败战计,自古以来都是极其神妙的一步奇计,一旦运用成功,就可以死里求生,败中取胜。无论是春秋时期的郑国上卿叔詹计退楚国兵车六百乘,还是西汉时期飞将军李广勇退匈奴大兵,都是非常成功的范例,在这许多战例中,最成功的一次恐怕就要说是三国时期诸葛亮空城“吓”退司马懿了。在下这次想说的,正是这空城计中最成功的一战。

空城计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一个战例,平时大家在谈论时大多是在赞叹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胆气过人,耻笑司马懿的优柔寡断,胆小多疑。但真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况:

首先我们来看看司马懿当时的处境,诸葛亮在出祁山之前,为了铲除司马懿这个最大的敌手,曾经散布流言说司马懿有谋反之心,结果怎么样大家都很清楚,曹睿接着就除去了司马懿的兵权,后来因为曹真一而再再而三的败给诸葛亮,所以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曹睿才重新启用司马懿。这里得到的答案就很肯定了,有诸葛亮在才有司马懿在,不然的话,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是每个帝王都常做的事,没什么好稀奇的,功高震主的人没有存在的价值,即使你不想谋反,要是有人给你“黄袍加身”呢?所以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才能被传为佳话。

再来我们看看当时战场的形式,诸葛亮把所有的精兵分派在外,身边只有几千老弱残兵和一帮文职官员,虽然这些情况司马懿可能不知道(这里只说可能),但那么小小的西城,任凭诸葛亮去尽情的埋伏兵马,能够盛下多少人?而当时司马懿有多少兵马?

有人说司马懿胆小多疑,这一点在下也不敢苟同。司马懿的临机决断是很有名的,从千里奔袭斩杀孟达的事例中我们就可见一斑。但当时司马懿为什么不冲进城去,活捉或斩杀诸葛亮,因为他知道诸葛亮一天不死,自己的地位就不会受到威胁,当时的主要兵权还是在大将军曹真手里,司马懿自己的势力并没有得到巩固,所以如果现在杀了诸葛亮,也就等于是给自己判了死刑。

再者说,诸葛亮生平谨慎,从不行险进兵,司马懿已经从诸葛亮不敢从子午谷直接兵进长安里看透了诸葛亮的性格,所以以这个来作为说服大家的理由,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而且最关键的是当时除了司马懿之外,魏国的其它将领都在诸葛亮身上吃过败仗,所以没有人会否定诸葛亮的价值。那么如此以来,即使是知道当时“受骗”了,谁也不能怪罪司马懿。

还有就是对于胜利的见解了,到底何谓“胜利”?胜利一词并不是单就战斗本身而言的,它包含很多方面,战场上的胜利,战场外的胜利,个人的胜利,国家的胜利。。。。。。。。。不战而逃可能是司马懿战场上的失败,但却是战场外的胜利,虽然是国家的失败,但却是个人的胜利。战争的目的何在,无非就是想得到利益,不论是权利,地位,名誉,金钱。这些都是利益的具体表现,所以说,真正判断一场战争胜败与否的标准,是看得到了多大的利益。这里希望大家搞清楚战争与战斗的概念。战争包含很多方面,人事,策略,补给,调动,战斗等等,而战斗只是一战的胜败。司马懿对诸葛亮的战斗,也许经常以失败告终,空城计一场战斗跑的是司马懿,但在整个战争上来看,诸葛亮从来没有赢过,因为他没有从司马懿那里得到任何的利益,六出祁山耗费的军力财力是超乎寻常的,而战争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在国力上,蜀国是无论如何也没法与魏国想抗衡的。

司马懿知道自己在智略上比不上诸葛亮,但那有什么关系?因为只要不让诸葛亮得到他想得到的利益,那么司马懿就是胜利者,这是谁也不能否定的。

 

讨论战争问题也不能只谈战术。战术只是战略的一部分,它是为战略服务的。脱离了战略,单独把战术拿出来还有什么意义可言?使用战术是为了达到战略目的,达不到战略目的的战术再好又有什么用?战略是根本,战术是表象。战术上虽然诸葛亮胜利,但战略上他是失败的,所以史书上只会记载诸葛亮伐魏以失败告终,也就是说司马懿虽然受到了战术上的失败,但他确保了战略上的胜利,这才是最主要的。只有战略层次上的胜利才是决定意义上的胜利,一旦战略上失败了,那么战术层次上积累的所有胜利都没有意义了。司马懿想要的,不是打到蜀国去,也不是在战场上打败诸葛亮,而是只要他能让诸葛亮最终退兵,那么他的战略目的就达到了,他就是胜利者。而诸葛亮想要的却是攻进长安,打到洛阳去,但他最后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所以在下才说他是失败者。

所以,个人认为“空城计”不仅不是司马懿的败笔,反而是他最精彩的一次胜利。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诸葛亮未采用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袭”之计是正确的
下一篇:浅谈刘备的用人:有他独到的一面,是一位非常识人的人物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