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

陕西靖边庙梁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收获

日期:2018-04-08   来源:网络
  近日,靖边庙梁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收获。该考古项目负责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邵晶认为,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庙梁遗址与石峁遗址应该有一定联系。
  距今已有4000年的神木县石峁遗址被称为“中国文明的前夜”,而庙梁遗址呈现的则是“石峁文化”前的文化遗存。
  出土陶、石、骨等标本约200件
  庙梁遗址位于靖边县杨桥畔镇杨二村东南,处在芦河上游东支西岸的黄土台地之上。2017年9月至12月,为配合蒙华铁路建设,省考古研究院联合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队、靖边县文管办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工作。
  本次发掘位置为铁路路基挖方区,处在庙梁遗址西南端,清理的重要遗迹包括房址27座、灰坑47座、窑址2座以及墓葬1座。
  房址集中分布于梁峁西侧的坡地上,沿山坡等高线弧形排列。均为掏挖于黄土中的地穴式建筑,主体建筑应为窑洞。根据形状结构可分为两类:一为单体窑洞,平面均为圆形,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上,铺设白灰地面,室内多掏挖有储藏窖穴;二为前后室连接的复合结构,平面呈凸字形,前室为长方形的半地穴建筑,后室均为平面呈圆角方形的窑洞,面积不到10平方米。
  窑址发现在西北侧最低处,应该与临近水源的功能要求有关。保存不佳,仅留火塘,体量较小。

陕西靖边庙梁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收获
出土陶器
  
  本次发掘的唯一一座墓葬为小型竖穴土坑墓,人骨保存很少,具体葬式不明,但仍能观察到墓主头向北,且发现随葬陶器——细柄豆1件。
  遗物方面,庙梁遗址出土陶、石、骨(角、牙)等标本约200件。石器较多,主要有砂岩质地的刀、纺轮、磨棒、砺石、抹子、器盖,青石质地的斧、锛、凿等;骨角器较少,主要有镞、锥、笄、凿、针以及个别牙饰;陶器主要包括刀、纺轮、陶塑等。
  
  “石峁文化”用年轻人做祭祀
  庙梁遗址发现灰坑埋人
  
  这次考古发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灰坑。灰坑多数为圆形袋状,掏掘规整,深度多在1.5米以上,个别深达3米,分布在房址周边,可能是相关房址的储藏坑。其中,两座灰坑内发现了“灰坑埋人”现象。H26中发现3具孩童骨骼,其中两具俯身直肢,另一具人骨散乱,有明显的肢解现象。H37内发现一具成年男性骨骸,侧身屈肢,面向坑壁,左臂肱骨有骨折痕迹。

陕西靖边庙梁遗址考古取得重要收获
灰坑
 
  邵晶表示,这两座灰坑内的人骨与正常墓葬内的埋葬方式区别明显,属非正常埋葬。“此前石峁遗址考古中发现了用大量人头祭祀的现象,还出土了大量玉器,这说明当时的社会已经出现严重阶层分化,已具备了国家的形式。这么发达的文明不可能突然产生,在它之前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这次靖边庙梁遗址的考古发现,刚好弥补了这一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环节。‘石峁文化’用年轻人做祭祀,而庙梁遗址发现‘灰坑埋人’的情况,这两者之间应该有一定联系。庙梁遗址灰坑中发现的少年,很有可能也是用来祭祀的。”
  庙梁遗址可能是“石峁文化”的前身
  
  庙梁遗址文化遗存丰富、层位清晰、年代明确,在近年来陕北地区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非常突出。发掘出土的陶器标本丰富,仅修复陶器就超过60件,陶器标本器形多样,组合稳定。陶器器形变化明显,考古人员初步整理发现这些陶器可分为三组:第一组年代最早,为仰韶文化晚期遗存;第二组为龙山时代前期遗存,以大型单把斝(jiǎ古代炊具)、喇叭口圆(折)肩平底瓶、细柄豆、直口圜底瓮等为基本组合;第三组年代最晚,应为龙山时代后期遗存。
  考古人员认为,庙梁遗址第二组陶器是2017年发掘的最主要收获,陶器组合中明确出现了斝类空三足器。且以第二组陶器为代表的陕北地区龙山时代前期考古学遗存,在陕北地区特别是榆林南部地区有广泛分布。根据发掘遗存的丰富程度,特别是陶器器形的典型程度和陶器组合的稳定程度,似可提出“庙梁遗存”甚或“庙梁文化”的命名。
  邵晶表示:“我们认为,第三组陶器是‘石峁文化’开始壮大的时期,而第二组陶器很有可能就是‘石峁文化’的前身。”
(原文标题:灰坑中少年可能用来祭祀 原文刊于:《华商报》2018年4月6日第A6版)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科学家发现“稻作起源长江中下游”新证据
下一篇:陕西靖边庙梁遗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收获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