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

江苏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考古成果首次公开亮相——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交汇太仓

日期:2018-01-11   来源:网络
  2017年12月29日至2018年1月28日,浙江省博物馆举办“大元·仓——太仓樊村泾遗址出土文物展”跨年展,此次共展出该遗址出土的294件(组)文物。据悉,这是江苏苏州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最新考古成果的首次公开亮相。专家认为,该遗址是江南地区元代考古的重大发现,是太仓历史上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见证,为当下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增添重要证据,其发现与发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江苏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考古成果首次公开亮相——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交汇太仓
遗址发掘区域全景 资料图片
 
  太仓之名首见于宋郏亶《吴门水利书》,曰:“昆山之东,地名太仓,俗号冈身”,传因春秋吴王置仓于此而得名。太仓春秋时属吴地,秦属会稽郡,三国吴时在此建仓屯粮,渐次发展。元代因外港刘家港开创漕粮海运而日益繁盛,一时番商云集,外通高丽、琉球、日本等国,号称“六国码头”“天下第一码头”。至正二年(1342)设立庆元市舶分司,元末筑太仓城。明洪武初年设立黄渡市舶司,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以太仓和刘家港为起锚地和回航安泊之所,七下西洋,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明末港口淤浅,海运遂衰,但留下了碑文、实物、著作等重要历史性文物。
  樊村泾元代遗址位于苏州市太仓市城厢镇樊泾村小区西侧、上海西路北侧、致和塘南岸,原为太仓市第一中学及居民区所用地块。2016年1月中旬,太仓市樊泾河北延沟通工程施工,开挖河道取土时发现大量瓷片堆积,经实地踏勘,初步判断此处存在一个以元代中晚期龙泉窑青瓷为主要遗物的大型遗址。据文献记载,此处原有古河道樊村泾,且该遗址分布樊村泾两岸,主要文化内涵时代为元代,因此命名为樊村泾元代遗址。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及太仓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以古河道樊村泾为界,分为东、西两区对拟建设开发范围所涉及的遗址区域展开科学考古勘探及抢救性发掘工作。
 
江苏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考古成果首次公开亮相——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交汇太仓
青釉弦纹奁式炉
 
  樊村泾元代遗址考古队现场执行领队张志清告诉记者,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过近两年的抢救性考古发掘,遗址总发掘面积约13000平方米。遗址发现了元代中晚期大型院落基址及仓储遗存、居住生活基址,且道路、水系完整,建筑基址分布有序,是江南地区考古的重大发现,填补了苏南地区元代大型遗址的空白。
  根据考古发掘情况来看,遗址出土遗物主要为精美龙泉窑青瓷器、瓷片,总量达150余吨,是目前除龙泉窑址考古之外规模最大的一处龙泉窑青瓷遗存,在全国范围内都称得上独具特色,对补充元代龙泉窑青瓷标型器和建立元代龙泉窑青瓷标本库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同时,枢府瓷、元青花残片、青瓷(青白瓷)点褐彩器,是苏南地区瓷器标本的重大发现,弥足珍贵,填补了苏州地区文物馆藏的空白。
 
江苏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考古成果首次公开亮相——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交汇太仓
点褐彩堆塑螭龙纹转柄高足杯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长张照根表示,此次遗址的发现最大意义在于验证了太仓是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交会点。太仓在元代是一个港口城市,没有大规模的制瓷手工业,而此次发掘出土的瓷器,95%以上器物没有使用痕迹,佐证了樊村泾遗址出青瓷具有较为明显的外销属性,大多可与韩国新安、辽宁绥中三道岗等沉船出水瓷器相印证,是元代太仓港参与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实物证据,为太仓对接“一带一路”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具有重要科研、历史价值。
  太仓樊泾村元代遗址发掘得到了各级主管部门和专家们的高度关注。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认为,太仓应当以此为契机,树立“城市考古”理念,将已发现的相关遗迹点有机串联起来,注重太仓元、明两代特色海运贸易文化的发掘,对接“一带一路”。对出土数以吨计的龙泉青瓷要耐心整理,努力以建立“元代龙泉窑青瓷标本中心”为方向,开展相关学术交流活动。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光尧认为,樊村泾元代遗址是目前唯一能与港口直接对接的仓储类遗存,遗址出土的瓷器器形纹样与他在海外考察所见一模一样,对研究元代海外贸易和龙泉青瓷有重要学术价值,也将有力地提升太仓海运文化地位。
  鉴于遗址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和文物价值,太仓市政府初步计划在遗址所处区域建设遗址公园、遗址博物馆及配套历史文化街区,希冀在对遗址全面保护的同时,使其历史价值和社会效益均得到充分发挥,让公众能够走近遗址,感受古今变迁,了解更多太仓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

(原文刊于:《光明日报》2018年01月11日09版)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故宫里的桥有什么特殊之处?
下一篇:江苏宜兴下湾遗址考古取得重大发现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