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

湖北京山苏家垄遗址

日期:2018-01-30   来源:网络
  发掘单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京山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京山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于2016年~2017年联合对位于湖北省京山县坪坝镇(苏家垄遗址实施了考古工作。2013年该遗址作为墓地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进一步弄清苏家垄遗存的性质,实现主动性考古工作与课题研究相结合,2014年开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墓地及其附近区域进行了调查、勘探和发掘,最终确认这是一处包括墓地、居址、冶炼作坊的曾国大型城邑,特别是首次发现了曾国大规模冶铜遗存,2017年国家文物局正式发文命名该遗址为苏家垄遗址。
  2016~2017年考古主要收获为发掘了一批曾国高等级墓葬,发现了大规模与墓地同期的遗址及冶铜遗存,具体年代为两周之际至春秋早中期之际。墓地至目前已清理墓葬106座、车马坑2座。较大墓葬沿岗地脊顶排列,小墓则在两侧分布,年代上有由北向南渐晚的趋势,墓葬之间不见打破关系,反映了较为严谨的墓地布局。墓葬保存完好,几乎没有被盗,目前已发现青铜礼器500余件,大多放置有序,组合关系明确。有铭青铜器多达50余件,其中多篇铭文涉及重要史料。大型墓M79、M88为“曾伯桼”及夫人墓。M79有鼎8、鬲4、甗1、簋4、簠4、壶2、盘1、匜1,8鼎包括升鼎5、附耳鼎3,分别与簋、簠搭配,鬲簋壶等多件铜器有铭文“曾伯桼”,“曾伯桼”壶铭文有“克逖淮夷”等重要内容。M88有鼎3、鬲5、甗1、簠4、壶2、盘1、匜1及玉器,其中簠上有“陔夫人芈克”等重要铭文。两墓出“曾伯桼”铭文壶各2件,壶单器铭文多达160字,4件共640字,在春秋时期青铜器中极为罕见。对M79、M88青铜礼器进行实验室清理,对M88棺室整体提取进行实验室发掘,初步清理出若干有机质遗存,保存了诸多重要信息。
 
湖北京山苏家垄遗址
湖北京山苏家垄遗址
铜锭

湖北京山苏家垄遗址
苏家垄遗址分布示意图

湖北京山苏家垄遗址
M88全景

湖北京山苏家垄遗址
M8:11簠盖铭
  墓地发掘的同时,发掘单位对其周边进行了结合勘探的区域考古调查,确认该区域是一处以苏家垄墓地为主体,兼有与墓地同期的居址、冶炼遗存的大型遗址,面积达231万平方米,遗址内分布的铜矿炼渣遗迹达70万平方米,检测结果与初步研究表明,铜渣主要是当地铜矿的炼渣。目前已发现一座炼铜炉,炉址上可见与墓地同时期陶片,遗址内距离炉址1000米正北方处出土有一块铜锭。
 
湖北京山苏家垄遗址
墓地南区墓葬分布示意图

湖北京山苏家垄遗址
M79全景

湖北京山苏家垄遗址
曾伯桼壶铭文
  此次发掘有重要学术意义。发现了与墓地同期的大型曾国遗址和首次发现同期的大规模曾国冶铜遗存,以及墓地出土的大批带铭重要青铜礼器是研究周王朝经营南方和管理矿产资源的重要资料。大量青铜器铭文涉及诸多历史信息。“曾伯桼”器群可与著名的传世同人所作“金道锡行”青铜簠对应,基本确认了该器归属。“克逖淮夷”等铭文与过去发现的曾国铜器铭文相吻合(传世的曾伯桼青铜簠与此次出土曾伯桼铜壶均有“克逖淮夷”铭文),印证了曾国控制淮夷的史实。“陔夫人芈克”铭文簠是现今可见较早的反映曾国与早期楚国关系的考古实证。墓地出土青铜器排列有序、组合清晰,是探讨两周时期器用制度的极佳资料。其中M79出土传统的五鼎四簋以及新兴的三鼎四簠,是春秋早中期之际高等级墓葬流行的多套礼器组合的最早实例,体现了春秋早中期之际礼制的转变。大面积的冶炼遗存、出土铜锭与厚重的青铜器以及 “曾伯桼”器群关于“金道锡行”的记载等资料,展现了曾国青铜器从冶炼、生产到流通的诸多环节,为曾国青铜器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对探讨春秋时期诸侯国青铜手工业的生产和管理,探讨汉淮与中原地区之间金属资源的流通以及周王朝管理与经营南方有着关键的意义。苏家垄遗址是与叶家山、郭家庙、文峰塔和擂鼓墩等遗址点并存的曾国考古发现,这些考古发现建构了传世文献并不明确的曾国,并使之成为周代物质文化面貌最为明晰的诸侯国之一。墓地出土的曾侯仲子斿父九鼎、埋葬7车的车马坑,以及规模宏大的聚落等,暗示这里存在作为曾国都城的可能性。这处高等级聚落与同时期的郭家庙等曾国遗存并立,显示当时曾国复杂的社会结构。这是曾国考古主动把墓地发掘和遗址调查勘探相结合,并取得重要收获和突破。系统的区域考古调查与勘探、发掘出土遗物的实验室清理、重要遗迹的及时保护、多学科综合研究以及考古与大遗址保护规划相结合,是促成苏家垄遗址考古工作成果的基础,也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和大遗址保护与利用提供了充实条件。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陕西澄城刘家洼春秋墓地
下一篇:山东青岛土山屯墓群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