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历史
毛泽东赞朱德: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1886年,晚清政府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中华民族正处于苦难深重之时。时艰势危,朱德诞生了。与其他同时代先后降世的英雄一样,耳闻目睹了民族国家之艰危、人民之疾苦,一经师长点拨,他便立下了救国救民之宏愿,并为之奋斗终生。
“从此天涯寻正道,他年另换旧旗旌”
他常听私塾席老先生说,“要能做事,才能救世界。不能救世界便没有出路”,受到最初的启蒙。
上中学后,注重向学生灌输爱国维新思想的学监(校长),即后来的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张澜先生,慷慨激昂地对学生说:“要亡国灭种了,现在什么都不要管,就是牺牲身家性命,也要救国家!”这番话更增强了朱德爱国、报国、救国意识。这种心境,反映在他20岁写的一首诗中:
骊歌一曲思无穷,今古兴亡忆记中。污吏岂知清似水,书生便应气如虹。恨他狼虎贪心黑,叹我河山泣泪红。祖国安危人有责,冲天壮志付飞鹏。
年轻的朱德,纵有“冲天壮志”,但却报国无门。他在家乡仪陇县教了一年书,因当地守旧势力反对新式教育,不得不愤然辞去教职,徒步千里奔赴云南投身军旅。行前他写下这样的诗句:
志士恨无穷,孤身走西东。
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
朱德考入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军事学校云南陆军讲武堂,在这里,他更多地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他偷偷阅读在进步师生中流传的《革命军》、《警世钟》、《猛回头》、《民报》、《南风报》等革命书刊,秘密加入了同盟会,歃血宣誓,要推翻腐朽的清王朝,为在中国实现民主、共和的理想而奋斗。
从讲武堂毕业后,朱德追随革命党人蔡锷等参加了辛亥革命在云南的重九起义,成为攻打总督府的前驱队长。随后,又参加了保卫民主共和的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他在硝烟炮火中征战十年,却看到辛亥革命的成果丧失殆尽,国家、民族、人民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便陷入失望苦闷彷徨中。就在这时,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使他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为了寻找新的救国救民之路,他毅然抛弃高官厚禄,踏上了充满惊涛骇浪的艰苦求索的旅程。
朱德以这样的诗句,表达他出国时的心境:
中山主义非无补,卡尔思潮集大成。从此天涯寻正道,他年另换旧旗旌。
朱德远赴欧洲,在柏林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这时他已是36岁,又重新开始学习,重新当普通一兵,重新开始奋斗,过饥寒交迫、风餐露宿、流离失所的生活。正是赤诚的爱国情怀、为国为民不屈不挠进取奋斗的精神,使他从一个爱国者、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统领三界的玉皇大帝来历 玉皇大帝叫什么
玉皇大帝是众神之首,他统领三界,至高无上玉皇大帝全称:“太上开天执符御...哪个朝代一战就打掉了日本千年野心?
白 江口 海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 日本 侵入朝鲜半岛的野心,日本天智天皇深...“汉初三杰”为何最后只有张良能得以保全?
刘邦打下了江山建立西汉朝称帝后,马上对帮助他的所有功臣都来了一个斩尽杀...安徽萧县前白岳石文化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前白遗址位于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官桥镇前白村村东侧,东临东倒流河。遗址地处...四川老照片:巴蜀特色浓厚的岁月 1929年
四川 老照片 :1929年末四川 巴蜀特色浓厚的岁月。 1929年9月5日,卧龙;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