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焦点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一个“英雄”来改变当时黑暗的社会状况

日期:2019-08-24   来源:网络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志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堪称是古代历史演义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作者罗贯中名本,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生活在元末明初,约公元1330-1400年。他还写过其它小说如《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等,但最具代表性的还是《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成书时间是距三国时代的一千多年后。这期间有关三国的传说故事及其繁衍出的其它艺术表现形式层出不穷。罗贯中在此基础上,依据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等相关史籍,并加以深层次的艺术提炼和整饰,历炼出这部千古佳作。书中着重叙写了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兴衰的历史故事,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公元184-280年)。

但谈及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必不可缺少一群鲜活的艺术形象。应当说《三国演义》在这方面做的是相当不错的,它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王侯将相,谋臣高士等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竭力赞颂他们“王道”、“忠”、“义”。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当属作者最为推崇的汉相诸葛亮了。在书中诸葛亮这一形象是被作为同时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来歌颂的,在作者笔端倾注了对他强烈的敬爱与崇拜,努力将他塑造成封建时代的“ 完人”、智慧与忠贞的象征。为此作者不惜笔墨,极力渲染他的卓越才德。

书中一开始,作者先后曲折地写了司马徽、徐庶 等人对诸葛亮的介绍,影影绰绰地形容了他非凡的才能,为后续打下伏笔。接着写刘备二次前往隆中寻访未遇,又穿插描写卧龙岗静谧秀丽的景色、踪迹不远的“逸人隐士”、飘然的吟唱歌声。这些好似山水画中的虚实写意,情景交融、旁敲侧击,将气氛渲染得更加诡秘。引得读者急于一见诸葛其面目,同时也达到神化他稀世之才的目的。

紧接着写刘、关、张三访孔明,孔明正卧于草堂上,“又一时辰,孔明才醒,口吟诗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方整衣出迎,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憋,飘然有神仙之概”一出场便是一幅仙风道骨模样。

后续更是将他描绘成本人半仙的人物。写他“隆中决策”、“博望烧屯”、“大烧轮野”,强调他高瞻远瞩、智谋超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写他“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强调他能言善辩、未卜先知,借东吴群儒的迂腐无识、周瑜的心胸狭窄,反衬他的“鸿鹄之志”;写他“柴桑吊孝”、“引荐凤雏”、“痛哭庞统”,强调他豁达能容,顾大局、识大体。

形容他神通广大,先知先觉。写“诸葛祭风”时是“身披道衣,跣足蓬发,来到坛前……熏时东南风大作。”;“智算华客”时“夜观天象,操贼未合身亡………留这人情教云长做了”。以及写他“巧布八陈图”、“五丈原镶星”、“定军山显圣”等等都是服务于这一目我。即强调他能预知未来、改变命运。

毫无疑问,这些描述对于刻画人物形像是大有裨益的,也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在肯定其艺术价值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作者花了大量篇幅来说明诸葛亮的智慧谋略是何其超群,甚至不惜将其混同于道家仙人与占士天师之间。赋予他政治家、军事家的特质,又强调他能够呼风唤雨,上天下地,无所不能,无所不会。这些近乎于荒诞的描述,在科学昌明的今天看来不免有些幼稚可笑,正如鲁迅先生曾评价说的“状诸葛多智而近妖”(《中国近现代小说史稿》),也算是玉中之瑕。

马克思主义深刻指出:认识来源于实践。从历史事实来看,诸葛亮在当时的地主阶级集团中,是个看问题较敏锐的人,但即便如此,也是映证了认识来源于实践的真理。就《三国演义》而言,除前述外,在有些章节中,作者也写到诸葛亮所以取胜,是由于他对具体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的结果。

如:“隆中决策”中,诸葛亮通过对曹操、孙权、刘表、刘璋等各方势力的长期观察与研究,预见到三足鼎立的形势状况,建议刘备“跨有荆益”;写“太佛寺”一节,因为诸葛亮基于对孙权、周瑜、孙尚香、吴国太等人禀性的了解,预测到了事态的发展,所以能够先意承旨;“空城计”一节,诸葛亮知道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利用司马懿对自己的长期认识采用十分“弄险”的疑兵之计,化险为夷。“安居平五路”一节,写魏将曹丕兴兵五十万,五路并进,攻打蜀汉。诸葛亮详尽分析了解每一路将领的才能特点,利用他们的内部矛盾关系,“观鱼而平之”。还有在写几次战争中诸葛亮事先实地观察地形,调查对方兵力部署,根据地形和客观实际情况制定出有利的作战方案,击溃敌人。诸葛亮所以能胸怀兵甲、料敌机先,并不是由于他多么超凡入圣,而是因为他认真观察,勤于思考。

对于诸葛亮“忠贞”品德的描述,则是作者的又一侧重。

作者叙写诸葛亮尽心尽力辅弼刘备之子,为报答“三顾茅庐”和“白帝托孤”的知遇之恩,他“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亲理细事,汗流终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秉承帝志,六出祁山,只至最后“出师未捷身先死”、“将星陨落五丈原”。写东吴诸葛瑾欲以兄弟之情说服孔明投吴时,孔明答道:“兄所言者,情也;弟所守者,义也”。他所说的“义”有“士为知己者死”中“义”的思想,也有封建礼教所讲的“正统”观念,结合诸葛亮的儒家思想,不难理解,他所维护的“正统”即是“以刘家天下为正宗”的观念。刘备是汉室宗亲,胸怀济世,理所当然应该拥护他而并非曹魏、孙吴那些“逆贼”。他那从一而终,之死靡它的真实品格在作者笔下得以成功的表现和发挥,并被严格区别于那种封建统治阶级的盲目愚忠,尽管它的阶级本质并未改变。作者又刻划他“谨慎”、“谦逊”、“严于责己”等高贵品质。写他“七擒七纵”,以礼服人;“夙兴夜寐”,事必躬亲;“街亭自贬”,自查自究;“惜军爱民、励兵讲武”等等。企图将他描绘成一个划时代、跨阶级的“完人”。

总之,作者笔下的诸葛亮具有历史上所有封建统治阶级有或从来有过的全部优秀品质,这其中固然不可避免也带有当时其它相关作品的痕迹,但同时也是作者本人思想意识的一种体现,即希望出现一个诸葛亮似的“完人”“英雄”来改变当时黑暗的社会状况。

所以,我们在学习这部作品时,大可不必太在意作者的阶级立场和人物的历史真实性。诸葛亮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是颇受后世肯定的,作品中对其才能的夸大就视为是历史人物与艺术形像辩证关系的集中体现吧。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诸葛亮真实的“布衣”身份:尚未跨入政界正蓄势待发的读书人
下一篇:貂蝉究竟能否称得上三国第一美女?恐怕真相不是这样的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