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焦点

悲剧的职位:说说曹操对荀彧职务安排的错误

日期:2019-11-01   来源:网络

《三国志》:荀彧不赞成曹操“宜进爵国公”,“太祖由是心不能平”,在则说荀彧“以忧薨”,“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魏氏春秋》:曹操送食盒给荀彧,可是食盒是空的,彧会意,“于是饮药而卒”。

悲剧!在我来看,与其郁郁而终,不如自我了断。荀彧为曹操里下决定生死存亡的大功,却以这样的下场终结。

荀彧是初平二年(191)弃袁投曹的。曹操说:“吾之子房也。”

建安十六年(211),整整二十年情深意重,曹操的态度却成了“深恨之,以为不助己也。”

此时曹操平定关中,三分天下已成定局。曹操这以后的大问题已经转移为对内。这时曹操官位是汉丞相兼领翼州牧,但算不上是巩固的基业。董昭此时“谓太祖宜进爵国公”,正是曹操所需,正和曹操的心意。荀彧持不同意见,当然要引起曹操“心不能平”,愤怒之下,就逼他自尽了。

这不仅仅是荀彧的悲剧,也是曹操的悲剧。这悲剧来自曹操对荀彧职务安排的错误。建安元年(196),曹操迎献帝都许,推荀彧为“汉侍中,守尚书令”。悲剧埋藏与此。

 

魏晋时代的政治思想还是比较开放的,汉末的君臣关系已经相对扩散,所谓“君”未必是皇帝一人。而从荀彧的性格和文化修养来说,也没有必要忠于汉室的旧框条;从曹操和荀彧的关系看,他们也算“同患难,共生死”过,也看不出曹操有害死荀彧之心。悲剧就在曹操要荀彧做汉帝的侍中,汉帝的尚书令,把他放在必须忠于汉帝的位置上。才成为了以后的隐患。

汉末的君臣关系,与春秋的君臣关系相似。大夫的家臣要以大夫为君,如果在国君与大夫之间选择了国君,就要被骂为叛徒。

所以如此一来,荀彧则成了天子之臣,曹操的故吏。在君为君,他要忠于献帝,便不能为曹操尽忠了。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从战略路线的角度,分析三国时期的战略规划
下一篇:说说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历朝历代都是读书人控制政权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