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皇权下的反腐困局:北宋潭州“珍珠腐败案”始末

日期:2020-08-27   来源:网络

北宋的潭州即今湖南长沙。宋仁宗至和年间,潭州发生了一起地方官员非法没收商人珍珠,并擅自贱卖的腐败案。由于涉案官员背景错综复杂,最后甚至惊动了皇帝。

至和元年(1054年)初,广州商人戢舜中携带珍珠五斤,前往北方地区贩卖。途径潭州时,不幸暴病身亡。其携带的珍珠被当地官府发现后,官员以没有税票为由,将珍珠予以没收。随后,时任潭州知州任颛、湖南转运判官李章等官员,擅自将价值三千余贯的珍珠,作价四百余贯贱卖,并由他们自己买下。

不久,商人戢舜中的儿子戢子乔来潭州寻父。得知父亲已病逝,所带珍珠被当地官员贱卖,戢子乔十分气愤,于是将此事上告朝廷。朝廷命湖南提刑司派人调查此案。可负责办理此案的官员经过一番调查后,深感棘手。因为涉案官员中有些人背景深厚,如湖南转运判官李章,是当朝宰相陈执中的女婿,另一名涉案官员蓝惟永,则是朝廷内都知之子。所以,湖南提刑司的办案官员希望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这事后来被监察御史赵抃知道了。赵抃是与人称“包青天”的包拯齐名的正直官员,人称“铁面御史”。据说戏曲中“包青天”形象的原型,一半是“黑脸”包拯,另一半是“铁面”赵抃。当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赵抃写了一个《奏状乞勘鞠潭州官员分买客人珠子》的奏折,要求皇帝委派专人督办此案,以维护法纪。

铁面无私

因查处漏税和没收赃物均属于财政方面的事务,宋仁宗于是让掌管度支、户部、盐铁的三司使(即财政部长)王拱辰督办此案。没想到王拱辰不仅不彻查此案,反而将从涉案官员手中收缴的珍珠,交给内供奉廖浩然,送入宫中留用。由于作为关键证物的珍珠缺失,无法核定珍珠的价值,也就无法给涉案官员定罪。这样一来,案子只能不了了之。显然,王拱辰是想包庇涉案人员,从而讨好宰相和内都知。

因此,至和二年(1055年) 五月十二日, 赵抃又写了一个《奏状乞取问王拱辰进纳赃珠》的奏折,弹劾三司使王拱辰罔顾事实,徇私枉法。其实,此案案情并不复杂,关键是涉案官员朝中有人,导致迟迟不能结案。在赵抃的一再坚持下,宋仁宗不得不让审刑院再审此案。最后,涉案官员和包庇犯王拱辰,全部受到了降职处理。

潭州“珍珠腐败案”,后来经常被当作反腐成功案例而大受好评。由于监察御史赵抃在该案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许多人认为北宋的监察体制卓有成效,其实上并非如此。表面上,涉案官员和包庇犯都受到了处理,但实际上处罚都很轻,而且后来大都又得到了升迁。如原潭州知州任颛,降职后第二年就复为龙图阁直学士,晚年以太子宾客致仕。包庇犯王拱辰被降职之后,宋仁宗对他仍然宠信有加。赵抃弹劾王拱辰不到一个月,宋仁宗就想另外给他安排重要职位,引起了御史们的强烈不满。

由此可见,监察御史作为古代行政体制的监督者,作用是有限的。即便是“铁面御史”赵抃,也必须遵循皇帝的意志。皇权下的反腐,始终是一个困局。(文/谢志东)


反腐倡廉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世界3大怪异冷兵器:第1形状像鸟笼,被誉我国“冷兵器之王”
下一篇:二战纳粹德国3位最强士兵,作战心狠手辣,都长着一张“娃娃脸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