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三国文化:中国民族文化和大众文化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

日期:2019-08-18   来源:网络

三国文化是荆州的一大文化特色,现在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何谓三国文化?对三国文化怎么看?认识上还有差异。笔者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有位发言者就谈到,他原先不认为有三国文化,只认为有楚文化。当时听了颇为愕然,继而一想这恐怕主要是我们对三国文化的宣传还很不够。所以,有必要对三国文化乃至对文化这个概念的一些基本认识问题作些阐述,以有助于增进对三国文化的认识和对荆州文化底蕴的理解。

唯物主义认为,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此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它是客观存在,不是你认为有没有的问题,谁都不可能主观臆造。关于文化的涵义,有广义与狭义的理解。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则是专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所以我们通常把广义文化分为三大子系统,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社会和制度(组织)文化。物质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针对自然而言,制度文化是针对社会而言,精神文化则是针对人自身而言。这三个方面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又有区别的统一整体。在这三大文化系统下面,又有多种多样的子文化,充斥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于文化本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的产物,自有人类社会,文化也就随之而有了。按社会的基本形态而言,原始社会有原始文化,奴隶社会有奴隶社会文化,封建社会有封建社会文化……。就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而言,每个历史阶段、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文化。三国时代当然也有三国文化,这是不容置疑的。此外,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中,还有存在于一定区域范围之内的地域性文化,如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齐鲁文化等等。这些地域文化,都是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文化作为一个专用术语,是十九世纪末通过日本转译从西方引进的。源于拉丁文Chltura。最先把文化作为专用术语、给文化下定义的,是被称为近代“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泰勒(1832-1917)。我国最早出现文化这个词,是在西汉。见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先秦典籍虽没有明载文化这个词,但在我国最早的哲学著作《易经》里,有“人文化成”的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化成”,是我国文化这一概念的起源。按照古人的解释,所谓“人文化成”,是用儒家经典来教化人的意思。唐代孔颖达的《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就是这样对其作经典性解释的。这跟刘向所说与文德相应的文化,其含义是一致的。所以古人眼里的文化,有以文教化的意思。所谓文化,就是统治者所施行的文治教化的总和。故《辞源》对文化的解释是:“文治和教化。”中国对文化的传统理解,一直主要就是指社会的伦理道德。到近代引入西方关于文化的概念后,人们对文化涵义的认识才有所变化。

中国古代对文化涵义的传统理解,虽然还没有现在那么完整,但却抓住了作为意识形态文化的基本核心。伦理道德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思想道德问题,它决定着文化的性质,支配着文化的发展走向,影响乃至引导着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的进程,是整个文化的主要代表和标志。我们现在所要建设的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基本组成就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现代科学文化这两大部分。现代文化把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文化知识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起主导作用的仍是思想道德。

三国文化是汉末三国时代这一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内涵十分丰富,从广义上讲包括了那个历史年代人们全部社会实践的成果。既有物质文化,又有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从物质文化看,魏、蜀、吴对汉末遭受严重破坏的社会经济都有所恢复和发展。如曹操通过屯田开发、抑制豪强兼并等措施,使北方农业生产逐渐有了生气,吴、蜀也都采取了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的一些措施。在制度文化方面,如曹操的唯才是举选官制、曹丕的九 中正推举制,诸葛亮治蜀的一些施政措施,孙权在东吴推行的一些政令,相对汉末上层建筑制度领域的腐朽没落都是个进步。由于汉末三国时代这段历史争战频繁,国家处于由统一走向分裂、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转折时刻,时间短暂,相对而言这一历史时期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成就要大大高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在社会实践中的反映十分突出。所以一般讲三国文化,主要是指三国历史时期激剧社会变动中所体现的人们的政治理念、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以及治国平天下的经纬方略、智慧才能等等。这是三国文化的主导方面,也是对后进影响深远之处。

三国时代历史短暂,为什么三国文化的影响那么深远、经久不衰,甚至远及海外?至今在政治思想领域和社会经济领域对人们有着广泛的启迪作用?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从历史本身而言,三国时代虽然短暂,但它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不平凡的时代。面对中国历史上自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之后首次出现的国家分裂的状态,面对社会的激剧变革,国家的动乱不止,人民的深受苦难,历史的责任感、使命感呼唤着我们的前人为国家的命运、社稷的兴衰而奔走呼号、奋起搏击,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造就了群雄角逐、人才辈出的客观环境,形成了云蒸霞蔚、波澜壮阔的社会画卷,中华有志之士斗智斗勇,各显其能,灿烂缤纷,从而使我们民族的思想、品格、精神、情操迸发出绚丽的光华、夺目的异彩。这是三国文化魅力无穷、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从三国文化本身的蕴量及文化的传承演变而言,在于三国文化有其影响力特别强的一些突出特点。

首先,三国文化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充分反映了我们民族传统的文化心理。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集中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和素质,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三国文化主要传承于儒家文化,是儒家文化在春秋战国时代形成之后首次全面而生动的曝光。由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求,汉代儒学独领风骚,三国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更是历史的必然。传承于儒家文化的三国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缩影,它最集中、最突出地反映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些基本理念、基本内涵,体现出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如在社会政治理念方面,体现了期望结束战乱、追求天下统一的大一统国家观,以仁德为怀施惠于民反对肆虐百姓的仁政观,治国理政既重德教又重法治的治国观,等等。在思想道观观念方面,体现了治国平天下“以民为本”重视民众作用的民本观,争相求贤纳才注重选贤任能的人才观,注意“修身”、“躬行”、克己正身、强调做人道德的人格观,张扬忠义、矢志如一、坚贞不渝的忠义观,君臣坦诚相得、荣辱与共、鱼水相谐的君臣观,等等。在价值观念方面,体现了为国家兴亡叱咤风云驰骋疆场视死如归的英雄观,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奋斗不息、矢志不移的人生观,恪守信义不为利禄所动、一身正气的义利观,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生动的写照,最能撞击人们的心灵,激起人们的共鸣,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永恒的价值。在三国争雄中所反映出的智谋韬略,也表现出我们民族固有的聪明才智,同样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当然,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也有消极的一面和时代的局限,我们主要是就其积极的意义来论述的。

其二,三国文化有着广泛的民众性,集中体现了我国人民大众的文化心理。

文化的民族性与大众性本是紧相关连的,加之三国文化在其演变过程中经历朝广泛传播,注入了人民大众自身的理想和愿望,从而使三国文化更富有民众性,更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是三国文化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其他一些历史文化所难能相比的。三国文化源于三国历史,而三国故事自三国末期起就开始在民间流传,至宋代有了专说三分的说话艺人和话本,元代不仅有说三国的评话,还有表现三国故事的戏曲。到明初,在三国故事已流传一千多年的基础上,产生了艺术地反映三国历史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从而使三国故事更加深入群众,家喻户晓。在三国故事的流传过程中,人民群众把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理解和认识,把他们朴素的爱憎观、价值观融入到三国故事之中,融入到他们所理想的人物之中,使一些三国故事源于历史而又不等同历史,发挥了艺术的想象和创造,丰富了三国文化的内涵。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就是在深厚的民众性基础上的集体创作,是中国大众文化的结晶。它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心理,因而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和喜爱。而人民群众对三国文化的一些认识,也正是主要以《三国演义》及其戏曲、影视作品为媒介的。尽管仅靠文艺的途径来了解三国文化是远远不够和不全面的,但对三国文化的普及无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三国历史到三国故事传说、到《三国演义》及其他三国文艺形式,使三国文化更富于民族化、大众化,更具有普及性和广泛的影响。

其三,三国文化有着生动的形象性,从而迸发出真切而又强烈的感染作用。

由于反映三国历史文化的小说、戏曲、民间故事以及当代影视作品的大量涌现和广泛传播,使三国文化不是停留在故纸堆中,而是活生生地展示在广大人民群众的面前。文化与文学艺术的高度融合,借助文学艺术的功能而播扬于世,形象、生动、具体,其感染作用就更加真切、更加强烈,这是三国文化的一大独特之处。

自《三国演义》问世后,反映一定历史时期风云变幻的各种演义作品大量出现,但没有哪部演义能同《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和影响相比,主要不是因为没有象罗贯中那样的文学高手,而是因为三国历史本身的魅力非同寻常,因为三国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和大众文化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所以它在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永放光芒,闪耀千秋。​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清明节的来历:唐玄宗时正式成为祭奠节日
下一篇: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中秋节:说说古代人如何过中秋?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