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公主”称呼最早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日期:2017-09-22   来源:网络

大家都知道,皇帝的儿子有叫“王子”或者“皇子”的,这些从文字表面就很好理解了,那么皇帝的女儿叫“公主”,这又是为何呢?这从字面根本就无法理解。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其实“公主”这个称呼,最早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才形成的,在这之前她们被称为“王姬”。为何会是这个称呼呢?那是因为在周朝的时候,“姬”本身就是周天子的姓氏,所以当时人们就认为这个字比较高贵,而周天子的女儿自然也比其他王族的女儿要高贵,于是就能配得上这个“姬”字,所以就叫“王姬”了。后来也作为形容妇人的美称。

“公主”称呼最早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公主

“王姬”也是女人,自然也是要结婚的,要结婚就得办婚礼,有主婚人。按照现在一般的婚俗来说,家长要做主婚人,可“王姬”的家长是周天子,地位实在是太尊贵了,遇到什么事儿都是指使别人去干的主儿,不太适合做主婚人。

所以当时的人就想了个办法,就是在比周天子低一级的诸侯里面去挑人选。但由于是主婚,所以这人选还一定要和周天子同姓。而那时候的诸侯当中级别最高的就叫做“公”,所以“王姬”的定义就变成了:需要由“公”来主持其婚事的女子。就这样,她们又被称为“公主”。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就如《春秋指掌碎玉》中记载的这样:“天子嫁女,秦汉以来,使三公主之,故呼公主也。” 这里所谓的“三公”,在周代分别指的是:太师、太傅、太保。

到了后来,“公主”这个称呼就慢慢固定了下来,而后又衍生出了一些其他的变化。

比如在汉代、明代,皇帝的姐妹又被称为“长公主”;皇帝的姑姑又被称为“大长公主”。唐代,又有了“郡主”的称呼,指的是太子的女儿。明清时期,“郡主”又变成了亲王女儿的称呼。

除此之外,清朝还有一种特别的叫法,是用来区分皇后和妃子所生的女儿,前者叫“固伦公主”,后者叫做“和硕公主”。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五石散,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毒品
下一篇:“臣妾”一词的真正用法是这样的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