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明末清初天文历算学家王锡阐简介,王锡阐人物趣事

日期:2017-09-19   来源:网络
王锡阐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爱国青年,一生立志向学,尤对天文历算之学十分有兴趣,并且最终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王锡阐是一个比较奇怪的人,从小的时候起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一面。年幼的孩童,大多数都沉迷玩乐之中,但是王锡阐却并不喜欢与小伙伴们玩耍作戏。他本人喜欢一个人待在家中,读书学习,11岁以后,“闭户绝人事者二十年所。”

而且与一般爱好经史儒学,诗词八股的书生们不同,王锡阐本人对数学上割圆、勾股的测量方法十分着迷。那时候的数学还不像今日这般普及,也不是读书人的首选。读书最大的出路,那就是科举及第,光宗耀祖。而要想成功通过科举,就必须熟读经史,擅长八股之作。所以对于数学的知识,一般都不喜欢。

王锡阐出身不高,家庭条件也不是很好,所以并不能读到太多的书。但是王锡阐本人对此却并没有什么遗憾的地方,他自己说就算家中藏书万万,他也不一定会去读,就算读了也不一定能全部明白记住。而每读一本就能有所得,那么就是一件值得欢喜的事情。

据史料记载,王锡阐平日里沉默寡言,十分的内向。和大家同处一室的时候,也不擅长与人交流。但是一旦遇到志同道合之辈,却能侃侃而谈,古今中外,纵横不休,仿佛有说不完的话语。

王锡阐自幼跟随叔父生活,贫苦度日,十一岁的时候开始闭门读书。如果按照正常情况走下去,他应该会和大部分读书人一样,参加科举考试。但是可惜的是,明朝灭亡,清朝入关,却改变了他整个人生。

明朝灭亡的时候,王锡阐虽然年幼,但是那份爱国情怀,却十分的坚定。当城破国灭的消息传来之后,王锡阐决定以身殉国,以全气节。

他最开始选择投水自尽,想要一生清白的走。巧合的是,正好被过路的路人救起。虽然投水失败,但是他却并没有放弃殉国明节的志向。回到家中之后,王锡阐开始绝食,期间不曾吃一粒米,喝一口水。

这个做法遭到了家中长辈的阻止,最后在家他们的劝导和强迫下,王锡阐放弃了寻死的心思。但是从此之后,也立志不处仕,隐居生活。

王锡阐立志隐居之后,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学习方面。因为他本人爱好天文历算,当时又决定不再应举,所以干脆沉浸于天文算数的海洋之中。在隐居的漫长时间里,王锡阐通过自己努力研究,留下了不少天文学著作,有《晓庵新法》六卷及《五星行度解》等。

西方学说的传播,早在明朝之时就已经开始了。西方传教士虽然根本目的是传播教义,发展教众。但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却带来了不少西方著作,传播了不少西方学说。学过世界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西方思想上的改革,最开始就是在日心说和地心说的争论。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西方的天文学在当时还是比较发达的。

西方天文学知识,给予王锡阐很多启发。但是与其他人要么一味反对,要么一味接受的态度不同。王锡阐是抱着批判性的态度学习的。留下精华,去其糟粕。

王锡阐余生以明末遗民自居,在改换服装之时,仍然穿着明朝时的衣服,鞋子也破得露出脚跟,一个人独来独往,因此有了“狂生”之称。王锡阐一生最大的伤痛,莫过于亡国之痛,他本人高尚的爱国情怀,是今日的青年应该学习的地方。

1682年10月18日,王锡阐在贫困交加中去世。

明末清初天文历算学家王锡阐简介

王锡阐(1628——1682),江苏吴江人,天文历算学家。生当明末,虽仅17岁却极富爱国之情,时值清军南下,弘光政权覆灭,江南各地纷起抗清,他以投河自尽表示尽忠明朝。遇救之后,他又绝食七日,后来虽因父母强迫,不得已而复食,但从此放弃科举,隐居乡间,以教书为业。誓不仕清,加入明遗民圈子,曾与吕留良,张履祥等在江苏讲授廉洛之学。

清顺治七年(1650),吴江一带文人成立了惊隐诗社,“以故国遗民,绝意仕进,相与遁迹林泉,优游文酒,芒鞋箬笠,时往来于五湖三泖之间”。当时入社的有顾炎武、潘柽章、吴炎等诸多名流,王锡阐也为成员之一。潘、吴都是王锡阐的挚友,潘柽章的弟弟潘耒还曾受业于王锡阐数年。潘柽章、吴炎两人精通史事,因念明代没有成史,他们仿《史记》体例合著了一部《明史记》,由王锡阐负责撰写其中“表历诸志”。康熙二年(1663),清政府兴文字狱,潘、吴两人因列名庄廷龙《明史》校阅而被处死,两人的妻子也在流徙途中自尽。惊隐诗社遭此变故,也在无形中解散。这件事对王锡阐影响很深,他曾为此作《挽潘、吴二节士》、《齐仕门》、《广宁门》等诗篇。并在晚年参与了友人搜集潘柽章、吴炎遗稿的活动。

除了与诗社友人的交游,对于王锡阐的生平,我们能够确切知道的,就是从中年起,他曾先后与张履祥、吕留良、钱澄之一起讲授“濂洛之学”,再有就是他一生中所做的重要的天文研究工作了。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明末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刘宗周简介,刘宗周是怎么死的?
下一篇:明代三才子之一徐渭简介,徐渭为何九次自杀?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