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说

中国古代殿试的史实与传说

日期:2019-01-15   来源:网络

殿试是中国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由唐代武则天首创,天授元年(690年)“策贡士于洛成殿”。后于宋开宝六年(973年)成为定例,由皇帝亲自在宫殿中主持;有时皇帝会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明史‧卷七十‧选举志二》:“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以举人试之京师,曰会试。中式者,天子亲策于廷,曰廷试,亦曰殿试。”因殿试发榜用黄纸,故称金榜,又分大小金榜,故考中进士者称“金榜题名”。这种形式传至朝鲜、越南,也由当地的君主或亲自、或派大臣主持。

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把考进士分为五甲,元顺帝时又将进士分为三甲。殿试第一等的称为“一甲”,赐“进士及第”,只取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第二等的称为“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等的称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甲与三甲的第一名都叫传胪。清康熙年间,谨防作弊,大臣之子弟均置为三甲,即最末甲;一甲状元授官翰林院修撰,榜眼与探花则授官翰林院编修,二甲、三甲进士则分别授庶吉士、主事、知县等;至二十九日,状元率所有的进士上表谢恩。

宋仁宗时,曾发生一名通过省试但在殿试被黜落的考生愤而投奔西夏,那人就是后来成为西夏国相的张元;自此以后,殿试都只定名次,一般不会黜落考生。但殿试仍会发生“三甲易人”的剧情,阅卷大臣将取录名次进呈皇帝,皇帝以面貌丑陋、姓名不祥、字迹不佳等各种理由径自变更一甲、二甲、三甲的名次:如明朝的王敬止和张和即因面丑被改为榜眼,正德年间舒芬也因为面貌丑陋差点失去状元资格。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殿试,原定状元为孙曰恭;明成祖以“曰恭”二字并在一起为“暴”字,不吉;点另一贡士邢宽为状元,取意“刑宽”。

清初的殿试地点原在天安门外,后在太和殿,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定于保和殿。殿试后,在太和殿举行揭晓仪式。因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故不设考官,只设读卷官。由皇帝亲简大学士2人、部院大臣6人充任。殿试只考制策一场,当日交卷。试题大多在殿试前一日由读卷官密拟,以俟钦定。有时,也由皇帝亲自拟定试题。殿试时,派王、大臣监试,另有御史4人参与监试。以礼部尚书为提调,由内阁、翰林院、詹事府、光禄寺、鸿胪寺等处派出20余人,执行受卷、弥封、收掌、印卷、填榜等具体事务。

清初,考试后读卷官等人在内阁满本堂阅卷。阅卷天数不作硬性规定,三五日后始将试卷封呈。门不封锁,人员可以自由出入。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后,规定读卷官等人同处文华殿两廊及传心殿前后房,必须按规定时日完成阅卷。每个读卷官必须将所有试卷轮阅一遍,按五等标识评卷。由首席读卷官为总核,进行综合评议。评议时读卷官都可发表意见,始定名次。殿试后3日晨,皇帝至养心殿西暖阁,阅读卷官所呈前10名试卷。钦定名次后,召读卷官入殿,拆开弥封,以硃笔填写一甲三名次序,再书二甲七名,交下缮写绿头签,引见前10名。10名以后之卷,由读卷官到内阁拆开弥封,依阅卷时所排名次于卷面书第二甲、第三甲及第几名字样。最后,依次填榜,称金榜。二十五日于太和殿举行传胪典礼。宣读皇帝制书: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典礼完毕后,一甲三名由只有皇帝才能走的太和门、午门等正中的御路出去,以示皇帝特优之礼。传胪之后,颁布上谕,第一甲第一名授职翰林院修撰(从六品),第二、三名授职翰林院编修(正七品)。俗称第一甲第一、二、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原来二、三甲第一名皆可称传胪,后来只有第二甲第一名称传胪。

清光绪三十年(1904),清代的最后一次殿试上,天津人刘春霖夺魁,成为天津第一个金榜题名的状元。次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取士的制度,刘春霖便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其实,中国历史上的末代状元本来应是朱汝珍,但是由于姓名和籍贯的缘故,他与状元擦身而过。按照惯例,甲辰恩科的主考官在阅评完所有考生的试卷后,从参加殿试的273名考生的试卷中挑选出10份,并按名次排列好,其中朱汝珍第一,刘春霖第二,呈送给慈禧太后“钦定”。慈禧太后翻开主考官列为“头名”的试卷,见该卷虽然文词畅顺华丽,但字体却为粗笔楷书,因慈禧性喜疏淡清新字体,看后不禁连连摇头。 当她看到“朱汝珍”这个名字时,心中更是不由得陡然升起一股厌恶之感:朱汝珍为广东人,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以及革命派的孙中山,这些人都出自广东,加之朱汝珍的“朱”与“诛”同音,姓名中又有“珍”字——珍妃支持光绪皇帝变法改良,被她命人推入井中溺死,“朱汝珍”这三个字一下就触动了慈禧那根敏感的神经。于是她将朱汝珍的试卷扔到一旁。 相反,慈禧觉得刘春霖这个名字有吉祥之兆,又是直隶人,“春霖”二字含春风化雨、甘霖普降之意,这一年又逢大旱,急盼一场春雨。这对烽火四起、摇摇欲坠的清王朝,自然是“吉祥”之兆。于是,大笔圈定,名列榜首,发榜时刘春霖由原来的第二名而成了状元,朱汝珍只好屈居榜眼了。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神女峰的忧伤
下一篇:过年的传说:凶恶的年兽如何被制服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