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焦点
武则天当了皇帝后为什么不叫武皇?
如今,“武则天”已成为人们约定俗成的称谓。但纵观史书记载及民间传说,完全可以断定,武则天在世时,并不知道自己叫“武则天”。“武则天”的称谓,其实仅仅是近百年的事。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武则天自己说过:“并州,朕之枌榆。”“并州”,今山西;“枌榆”,即故乡。
我出生于山西文水南徐村。南徐村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故里。从小就听老一辈人说,武则天小时只有乳名,没有大名。因为,那时“男尊女卑”,女子没有名。她母亲杨氏生育了3个女儿,武则天排行老二,故小名就叫“二囡”。
武则天
武则天14岁入宫。太宗见其貌美而多才,便封号“才人”,赐号“媚”。在宫内,人称“武媚”。太宗驾崩后,武媚入感业寺削发为尼,法号“明空”。高宗继位,武则天复召二次入宫,封为“昭仪”,进号“宸妃”。立为皇后后,参与朝政。高宗驾崩,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
改国号为周。武则天当政时,改革创新,铲除时弊,政绩显赫。她还别出心裁地新创19个文字,当头的一个字为“曌”。她对“曌”字情有独钟,寓意日月当空,永世普照。她做尼姑时,法号即为“明空”。于是,武则天便以“曌”字为自己命名,自称“武曌”。从此,武则天便有了正式的名字:“武曌”。
公元705年,中宗复位。武则天去帝。武则天死后,尊号为“则天圣母”。这便是“则天”二字的最早出处。因为,当年武则天是在则天门上颁令改唐为周的。“则天”二字,有效法于天帝法则之意。
如今的文水县南徐村还建有“则天圣母庙”。此庙历经千年,香火很盛。
唐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在编撰《则天实录》一书时,书面中正式始用“则天”二字。在以后长达千余年的封建时代,“男尊女卑”观念一直盛行,所有史书都不称武则天为武皇,而称其为武后。因为,封建社会认为女人当政是“牝鸡司晨”。
相关文章
-
说说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历朝历代都是读书人控制政权
中国政治史上一个重大的特色,是皇帝一家人跟据血统而继承。但丞相以下各级官员,究竟是怎样 ... -
浅谈中国古代“和亲”政策真能带来和平吗?
说来奇怪,中华两千余年的帝国时代中,综合实力最为强盛的汉、唐竟然都是和亲的主力,送出去 ... -
帝国时代的功名利禄,是给我们的民族和历史造成的最大危害
自秦到清,中国历史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帝国时代,皇权膨胀到了极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 ... -
古代科举“连中三元”没那么容易!说说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近日看《儒林外史》,里面人物的称呼众多,尤其是各个等级的文人,把原来以为很简单的学位 ... -
叹息刘玄德,平生见事迟:揭开刘备失败的历史真相
我们很多人对刘备的印象来自于《三国演义》,但是我们会发现刘备在提出主张和实际行动上却是 ...
相关推荐
-
说说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历朝历代都是读书人控制政权
中国政治史上一个重大的特色,是皇帝一家人跟据血统而继承。但丞相以下各级官员,究竟是怎样 ... -
浅谈中国古代“和亲”政策真能带来和平吗?
说来奇怪,中华两千余年的帝国时代中,综合实力最为强盛的汉、唐竟然都是和亲的主力,送出去 ... -
帝国时代的功名利禄,是给我们的民族和历史造成的最大危害
自秦到清,中国历史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帝国时代,皇权膨胀到了极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 ... -
古代科举“连中三元”没那么容易!说说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近日看《儒林外史》,里面人物的称呼众多,尤其是各个等级的文人,把原来以为很简单的学位 ... -
叹息刘玄德,平生见事迟:揭开刘备失败的历史真相
我们很多人对刘备的印象来自于《三国演义》,但是我们会发现刘备在提出主张和实际行动上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