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焦点
为什么“寡妇门前是非多”?
在中国,丈夫已逝的女子被称做“寡妇”(西方叫“未亡人”)。“寡妇门前是非多”中的“是非”,指的是发生的口舌或纠纷;这句俗语是指寡妇的特定身份,既容易招惹屑小的图谋,也更容易招人猜疑。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在古代,封建礼教首先是要求寡妇遵守“从一而终”的妇道,即所谓的“烈女不嫁二夫”,在感情失落中过着孤寂的生活。其次要有意回避人前身后,免得招来闲言碎语。如果与别的男人有所往来,即使是正常的交往,也会遭到非议或指责,产生所谓的“是非”;她还不能分辩与抗争,只能饮恨过着煎熬般的艰难日子。封建的伦理道德,压在她头上的神权、夫权、族权,就像一条打不开的精神枷锁,桎梏着寡妇的思想和感情,永远不能得到解脱。
寡妇门前是非多
传说古代有一个女子,成亲不过两年,丈夫就患风寒死去。成了寡妇后,婆家对她看管很严。有一次,家里的长工不小心把水洒在她的身上,两人说了几句话,就被婆婆说成是不守妇道,到处都是关于她的风言风语,连下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她。后来她只好在深夜里跳井自杀了。
如今,现实生活中的“寡妇”已今非昔比,完全能抬起头来走路,更有权利寻得生活幸福和感情的归宿。即使礼教的余毒,有时还作祟于人,但毕竟已成为阳光下的冰雪,渐渐地消融在人们公允的愿望之中。
相关文章
-
说说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历朝历代都是读书人控制政权
中国政治史上一个重大的特色,是皇帝一家人跟据血统而继承。但丞相以下各级官员,究竟是怎样 ... -
古代驿站“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其实是用来表示情况紧急程度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 ... -
浅谈中国古代“和亲”政策真能带来和平吗?
说来奇怪,中华两千余年的帝国时代中,综合实力最为强盛的汉、唐竟然都是和亲的主力,送出去 ... -
帝国时代的功名利禄,是给我们的民族和历史造成的最大危害
自秦到清,中国历史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帝国时代,皇权膨胀到了极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 ... -
古代科举“连中三元”没那么容易!说说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近日看《儒林外史》,里面人物的称呼众多,尤其是各个等级的文人,把原来以为很简单的学位 ...
相关推荐
-
说说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历朝历代都是读书人控制政权
中国政治史上一个重大的特色,是皇帝一家人跟据血统而继承。但丞相以下各级官员,究竟是怎样 ... -
古代驿站“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其实是用来表示情况紧急程度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 ... -
浅谈中国古代“和亲”政策真能带来和平吗?
说来奇怪,中华两千余年的帝国时代中,综合实力最为强盛的汉、唐竟然都是和亲的主力,送出去 ... -
帝国时代的功名利禄,是给我们的民族和历史造成的最大危害
自秦到清,中国历史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帝国时代,皇权膨胀到了极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 ... -
古代科举“连中三元”没那么容易!说说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近日看《儒林外史》,里面人物的称呼众多,尤其是各个等级的文人,把原来以为很简单的学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