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焦点
武则天称帝15年,一朝回到解放前是怎么回事
公元705年,武则天改年号为“神龙”,也就在这一年,暮年武则天被迫离开了权力竞技场,后人称其中的变故为“神龙政变”。
称帝的代价
当公元690年,武则天正式称帝,改唐朝为周朝时,这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皇已经为这一天的到来付出了包括青春年华和三个子女的性命在内的惨重代价。谁料,尽管她左右支招、惨淡经营,其王朝也仅仅存在了15年。
孤单寂寞冷
武则天有正常的生理需要,在承担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处理完繁重的政务后,她极需要有人安慰,有人陪伴在身边。随着年龄的增长,武则天被权力折磨得愈发孤独寂寞、心灵空虚。这个时候,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填补了她的心理空白。
继承人问题
698年,武则天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群臣奏请武则天召庐陵王李显回京。
武则天称帝15年,一朝回到解放前是怎么回事
武则天是女皇,百年之后皇位是传给自己的儿子—李姓的李显或李旦,还是传给同姓的侄子武三思等人呢?如果武则天姓武,由武三思等人继承权力意味着武周王朝的延续;如果由李显继承皇位,则意味着武周王朝的结束,李唐王朝的复辟。
进退两难中
武则天花费了比其他帝王要重得多的代价才攀登上权力的顶峰,所以她异常珍惜手中的权力。大臣们用各自的方式纷纷劝告武则天应当将帝位传给儿子,因为只有这样,武则天在升入天国之后才能世世代代享受子孙后代的供奉。如果将帝位传给武三思等人,武三思等即位者则会去供奉、祭祀自己的祖父牌位,到那时候,作为姑母的武则天的地位是尴尬的。
对话狄仁杰
随着武则天的病重,皇位继承人问题成为朝野关注的焦点。当时,武则天有意立武三思为太子,于是询问朝臣是否可行。大臣们面面相觑,不敢回答。狄仁杰却说:如果要选择继承人,非庐陵王莫属。”武则天听罢大怒,拂袖而去。
说服武则天
后来,武则天又向大臣提问:“朕常常梦见双陆不胜,做何解释?”在场的狄仁杰回答说:陛下君临四海已经有十多年了,现在想立武三思为太子。姑侄与母子关系,哪个更亲?陛下立庐陵王为太子,则千秋万岁之后常享宗庙,立武三思为太子,宗庙中就没有陛下这位姑母了。”武则天终于有所感悟。
李显复辟
长安元年九月,武则天终于派遣徐彦伯迎李显回长安,并再次召见狄仁杰,故意商量立太子的事情。狄仁杰敷请切至,涕泪俱下,请求迎立李显。武则天这才将李显召唤出来,说:“还给你太子!”狄仁杰下拜顿首,转悲为喜。于是武则天又安排李显公开出现,大礼迎还,朝野大悦。
麻痹武氏
回到长安后,李显除了继续夹着尾巴做人外,变得聪明了许多,并向武家靠拢。他将一个女儿嫁给了武则天的侄孙武延基,成了魏王武承嗣的儿媳,又将另一个女儿嫁给了武则天的另一个侄孙武崇训,成了梁王武三思的儿媳。武则天对李显主动与武家搞好关系,让她十分满意。
屠龙出鞘
一年后,武则天在上阳宫仙居殿去世,享年83岁,谥号为“则天大圣皇后”,景龙元年(707年)七月,唐睿宗下令,发兵3000羽林军,诛杀武三思、武崇训及其亲党10余人。并下令将死去的武三思、武崇训斩棺、暴尸,平其坟墓,并将15年的武周历史从典籍里一笔抹去。
相关文章
-
如果按封建正统观念来衡量,曹操是个地地道道的汉室忠臣
汉末最忠于汉室的忠臣,莫过于曹操,虽然他被儿子尊为魏武帝,但他在世时,三分天下有其二, ... -
中国古代国家权力交接四大模式
11月8日,万众瞩目的中共“十八大”召开了!大会将选举出新一届国家领导人,这是中国新型国 ... -
江湖骗子“邓半仙”居然骗到了皇帝头上
原来,“邓半仙”与武宗立下了赌约之后,他心里不踏实,打听到那位打赌的客官是当今皇上时, ... -
首位成功治理黄河水患的大禹
帝尧时,中原洪水为灾,百姓愁苦不堪。鲧受命治理水患,用了九年时间,洪水未平。舜巡视天下 ... -
给皇帝当老师什么样儿?
皇帝的老师不好当要论在中国古代,教师行业的最高荣耀是什么,那恐怕莫过于一件事:给皇帝当 ...
相关推荐
-
韩朝名将李广为何终身未封侯?
《史记#8226;李将军列传》上记载,李广在孝文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就从军击胡,依靠骑射无 ... -
南陈末代皇后沈婺华 历史上首位出家为尼的皇后介绍
在中国古代的宫闱生活中,出家为尼的皇后不乏有之。那么,究竟谁才是历史上首位出家为尼的皇 ... -
揭秘:孙悟空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才会大闹天宫呢
孙悟空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才会大闹天宫呢?俗话说,士农工商,在这个排名中看出,我国传统上 ... -
苏东坡挖宝
苏东坡在凤翔做官时,有一年冬天到山上去赏雪。在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银色世界里,苏东坡 ... -
李世民:家训成就一世英名
任用人才、从谏如流、河清海晏……从而成就了“贞观之治”的大唐盛世,也成就了唐太宗李世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