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焦点
什么灾害导致中国北方经济文化逐渐衰落
日期:2017-08-10
来源:网络
此时亦有壅塞水源以害邻国者。《战国策》记载:“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故秦始皇主张“决通川防”。由于战国时期多战争,水利失修了,黄河河道被破坏了,遂造成了西汉时期的严重水患。要到东汉明帝时,王景治河成功,从此黄河平息水患,达900年之久。由于此时期的政府对沟洫河渠,时有兴修,因此对北方的经济文物促成兴盛。此即黄河有利中国的实证。
此后黄河造成水患,始于宋朝,下溯至元、明、清三代而千年不绝。由于没有搞治河的工作,北方的社会经济文化因此逐渐衰落。宋朝之黄河水患,起因于唐朝以后之藩镇割据。当时黄河水灾横亘千里,由于当时四分五裂的藩镇,大家尔虞我诈,互相掣肘,根本无法合力共治,只有任由河水溢决,迁移城邑以避之而已。因此,黄河下游两岸的农田水利在藩镇统治下,失修特多。
相关文章
-
说说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历朝历代都是读书人控制政权
中国政治史上一个重大的特色,是皇帝一家人跟据血统而继承。但丞相以下各级官员,究竟是怎样 ... -
浅谈中国古代“和亲”政策真能带来和平吗?
说来奇怪,中华两千余年的帝国时代中,综合实力最为强盛的汉、唐竟然都是和亲的主力,送出去 ... -
古代科举“连中三元”没那么容易!说说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近日看《儒林外史》,里面人物的称呼众多,尤其是各个等级的文人,把原来以为很简单的学位 ... -
古代日本为何从未出现古代中国式的朝野腐败?
中世纪是游牧民族的黄金时代,蒙古铁骑纵横欧亚大陆,很多东亚东欧国家都被蒙古征服,其中 ... -
中国古代为何有“山东不反,中原不灭”的说法?
很多人对山东人的反应就是豪爽,说起古代的山东人,很多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水浒传》中的片 ...
相关推荐
-
说说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历朝历代都是读书人控制政权
中国政治史上一个重大的特色,是皇帝一家人跟据血统而继承。但丞相以下各级官员,究竟是怎样 ... -
浅谈中国古代“和亲”政策真能带来和平吗?
说来奇怪,中华两千余年的帝国时代中,综合实力最为强盛的汉、唐竟然都是和亲的主力,送出去 ... -
古代科举“连中三元”没那么容易!说说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近日看《儒林外史》,里面人物的称呼众多,尤其是各个等级的文人,把原来以为很简单的学位 ... -
古代日本为何从未出现古代中国式的朝野腐败?
中世纪是游牧民族的黄金时代,蒙古铁骑纵横欧亚大陆,很多东亚东欧国家都被蒙古征服,其中 ... -
中国古代为何有“山东不反,中原不灭”的说法?
很多人对山东人的反应就是豪爽,说起古代的山东人,很多人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水浒传》中的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