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焦点
朱元璋生前最后一道圣旨都写了什么内容?
自古乱世出英雄,朱元璋这位大明开国帝王,尽管颇富争议,然而作为泥腿子出身,趁乱世而夺天下,开创大明王朝的开国天子,先后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对中国历史具有非凡的意义。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朱元璋最后一道圣旨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
去世前,他留下遗诏,也就是他生前的最后一道圣旨: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
从朱元璋遗诏中我们看到几个重要信息,首先他简单交代自己出身寒微,勤勉于政,然后交代将皇位传给了皇太孙朱允炆,认为朱允炆是个仁明兼具的人,同时又天下归心,并嘱咐大臣要尽力辅佐。
其次是简单举行葬礼,从行就简,不要不用金玉等贵重物品陪葬。修建的陵寝已经很好了,不要再改别处了。同时全国百姓只要悼念三天就可以了,不要时间太长,不要影响了百姓的正常生活。
最后一点很关键,命令在外封王的儿孙,不用来京师拜祭。从中可以看出,朱元璋也担心皇太孙无法服众,生恐诸王进京生乱,从而特意叮嘱。可见老朱用心良苦。
然而,老朱恐怕万万想不到,尽管朱允炆顺利登基了,实施“建文新政”,由于急功近利,开始积极进行消藩,即位仅仅几个月,利用或有或无的罪名对那些较小较弱的藩王采取激烈行动。周王朱橚是第一个倒台的,接着另外四个王子也垮了下来: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最终导致了“靖难之役”。
相关文章
-
朱元璋身为一个乞丐能当上皇帝究竟靠的是什么
说到朱元璋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朱元璋是古时候明朝的皇帝,在当时的历史上还是有很强 ... -
说说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历朝历代都是读书人控制政权
中国政治史上一个重大的特色,是皇帝一家人跟据血统而继承。但丞相以下各级官员,究竟是怎样 ... -
浅谈中国古代“和亲”政策真能带来和平吗?
说来奇怪,中华两千余年的帝国时代中,综合实力最为强盛的汉、唐竟然都是和亲的主力,送出去 ... -
帝国时代的功名利禄,是给我们的民族和历史造成的最大危害
自秦到清,中国历史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帝国时代,皇权膨胀到了极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 ... -
古代科举“连中三元”没那么容易!说说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近日看《儒林外史》,里面人物的称呼众多,尤其是各个等级的文人,把原来以为很简单的学位 ...
相关推荐
-
朱元璋身为一个乞丐能当上皇帝究竟靠的是什么
说到朱元璋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朱元璋是古时候明朝的皇帝,在当时的历史上还是有很强 ... -
说说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历朝历代都是读书人控制政权
中国政治史上一个重大的特色,是皇帝一家人跟据血统而继承。但丞相以下各级官员,究竟是怎样 ... -
浅谈中国古代“和亲”政策真能带来和平吗?
说来奇怪,中华两千余年的帝国时代中,综合实力最为强盛的汉、唐竟然都是和亲的主力,送出去 ... -
帝国时代的功名利禄,是给我们的民族和历史造成的最大危害
自秦到清,中国历史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帝国时代,皇权膨胀到了极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 ... -
古代科举“连中三元”没那么容易!说说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近日看《儒林外史》,里面人物的称呼众多,尤其是各个等级的文人,把原来以为很简单的学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