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
浙江德清武康新龙华盛达新校区古墓葬发掘结束
日期:2017-11-13
来源:网络
2016年9-11月因为华盛达新校区建设的需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联合组队对位于武康镇五龙村新龙的古代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36座,其中茅家山为5座,黄泥墩为31座,汉六朝墓葬为35座,唐墓1座。
新龙古墓葬位于武康城东宝塔山与狮子山相连的低山丘陵地带上,是主山体向平原突出部分,东为茅家山,西为黄泥墩。茅家山呈椭圆形西南向东北突出,东西宽约72米,南北长约80米,墓葬分布区海拔标高为17.9米。黄泥墩呈马鞍形东西走向,东西宽约166米,南北长约80米,墓葬分布区海拔标高13.1米。两山前有小河通往余英溪,并在两山相连的山坞中形成水池,七十年代时当地人曾停放船,故称船坊斗。
茅家山墓葬集中于山体西北侧,黄泥墩集中于东侧、南侧,发掘结果表明,茅家山存在打破现象,黄泥墩14座土坑竖穴墓有向心分布、分组排葬特点,其形制分土坑木椁(棺)墓(18座)、砖室墓(18座)两类,所有墓葬人骨均朽蚀无存。出土了漆器耳杯、香薰、博山炉、印有“伏柙大斗”文字的小口酒器、装有贝壳的敞口壶等珍贵文物300余件,现资料正在整理中。(德清县博物馆)
新龙古墓葬位于武康城东宝塔山与狮子山相连的低山丘陵地带上,是主山体向平原突出部分,东为茅家山,西为黄泥墩。茅家山呈椭圆形西南向东北突出,东西宽约72米,南北长约80米,墓葬分布区海拔标高为17.9米。黄泥墩呈马鞍形东西走向,东西宽约166米,南北长约80米,墓葬分布区海拔标高13.1米。两山前有小河通往余英溪,并在两山相连的山坞中形成水池,七十年代时当地人曾停放船,故称船坊斗。
茅家山墓葬集中于山体西北侧,黄泥墩集中于东侧、南侧,发掘结果表明,茅家山存在打破现象,黄泥墩14座土坑竖穴墓有向心分布、分组排葬特点,其形制分土坑木椁(棺)墓(18座)、砖室墓(18座)两类,所有墓葬人骨均朽蚀无存。出土了漆器耳杯、香薰、博山炉、印有“伏柙大斗”文字的小口酒器、装有贝壳的敞口壶等珍贵文物300余件,现资料正在整理中。(德清县博物馆)
相关文章
-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发掘概况
河泊所遗址位于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北距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墓地仅700余米。最早 ... -
陕西宝鸡旭光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获新进展
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旭光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日前取得显著成果,围绕此次考古发掘的起因、经过 ... -
青藏高原首次发现史前彩绘手印岩画
近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刚察县文旅广电局邀请陕西考古专家张建林、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 ... -
安徽桐城魏庄发现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2018年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引江济淮工程,在桐城市开展了一系列文物调查工作,最 ... -
陕西宝鸡旭光墓地出土罕见金制品和青铜器
从日前召开的2019年度陕西考古新发现公众报告会上获悉,被誉为青铜器之乡的陕西省宝鸡市,20 ...
相关推荐
-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发掘概况
河泊所遗址位于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北距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墓地仅700余米。最早 ... -
陕西宝鸡旭光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获新进展
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旭光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日前取得显著成果,围绕此次考古发掘的起因、经过 ... -
青藏高原首次发现史前彩绘手印岩画
近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刚察县文旅广电局邀请陕西考古专家张建林、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 ... -
安徽桐城魏庄发现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2018年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引江济淮工程,在桐城市开展了一系列文物调查工作,最 ... -
陕西宝鸡旭光墓地出土罕见金制品和青铜器
从日前召开的2019年度陕西考古新发现公众报告会上获悉,被誉为青铜器之乡的陕西省宝鸡市,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