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
中德学者在内蒙古发现距今2000多年的阿拉伯战马岩画
中德两国岩画专家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阴山北麓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发现距今2000多年的阿拉伯战马岩画。专家表示,阿拉伯良种马的“足迹”在内蒙古阴山岩画中出现,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北方草原马文化的起源、交流与发展提供了线索。
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中国北方岩画研究所所长吴甲才说,阿拉伯马岩画是中国北方岩画研究所与德国岩画学会及德国古脊椎动物研究专家在10多幅不同时期人与动物的岩画中发现的,“它身体圆润、线条流畅,鼻梁中间处呈微凹状,昂首挺胸,透出一股高傲之气,这正是阿拉伯世界名马的典型特质”。
吴甲才介绍说,岩画中的阿拉伯马高17厘米,长42厘米,身上佩戴征战出击时的披甲、足踏,披甲呈平铺背迭式,前颈、后胯、腿肚下均有宽带皮绳扣固,马下腹有垂吊式的佩饰。经技术手段测定,其刻磨时间在公元前210年左右,属于匈奴与东胡之战时期。
阿拉伯马的踪影为何在2000多年前的内蒙古草原上出现?专家认为,岩画反映了匈奴与东胡两大北方部族征战时期的情景。当时,匈奴很可能与西亚、北非等地有贸易往来,他们把以物易物交换来的阿拉伯马当作将帅战骑,或用于可汗出行仪仗。这在鄂尔多斯青铜件、陶俑等文物中均有佐证。
吴甲才说,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位于西亚的亚述帝国利用撅嘴马征战在欧亚大陆上,到了公元前4世纪斯基泰文化时期,出现大量撅嘴马战骑,这种马一直延续到阿拉伯帝国时代,被称为阿拉伯马。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交流,使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在岩画中留下了阿拉伯马的“足迹”。
相关文章
-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发掘概况
河泊所遗址位于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北距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墓地仅700余米。最早 ... -
奉化江流域史前考古新发现
奉化江发源于四明山区,上游属山溪型河流,源短流急,中下游两岸地势平坦,至宁波市区三江口 ... -
云南晋宁古滇国重大考古发现:“滇国相印”封泥出土
记者14日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日前在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进行发掘工作时,发 ... -
青藏高原首次发现史前彩绘手印岩画
近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刚察县文旅广电局邀请陕西考古专家张建林、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 ... -
2000年前女子如何精致梳妆?九子漆奁现身河南洛阳
2000年前女子如何收纳梳妆用品?近日,一件西汉时期九子漆奁现身河南洛阳,足以见尚美之道, ...
相关推荐
-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发掘概况
河泊所遗址位于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北距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墓地仅700余米。最早 ... -
奉化江流域史前考古新发现
奉化江发源于四明山区,上游属山溪型河流,源短流急,中下游两岸地势平坦,至宁波市区三江口 ... -
云南晋宁古滇国重大考古发现:“滇国相印”封泥出土
记者14日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日前在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进行发掘工作时,发 ... -
青藏高原首次发现史前彩绘手印岩画
近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刚察县文旅广电局邀请陕西考古专家张建林、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 ... -
2000年前女子如何精致梳妆?九子漆奁现身河南洛阳
2000年前女子如何收纳梳妆用品?近日,一件西汉时期九子漆奁现身河南洛阳,足以见尚美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