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
重新定位明铁佩古城历史地位 中乌联合考古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6年秋季的重要考古发现清晰地表明:作为公元前后费尔干纳盆地内面积最大的古城,明铁佩古城不仅有功能完善的城墙、城门、马面等城防设施,城内外也有规模宏大的大型建筑和道路系统,还有建筑格局清晰、功能完备的手工业作坊,而城外发现的墓葬区则进一步扩大了古城的文化内涵。这些重要的考古发现,将使得国际中亚考古学界重新认识明铁佩遗址,重新定位明铁佩古城在费尔干纳盆地和古代中亚历史上的地位。
为古老丝路增添新篇章
在超过2000年的友好交往历史中,中乌两国人民共同为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乌两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双方的友好交往不断深化,双方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合作对象。在此基础上,加强中乌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拓展双方合作的内涵和广度,不仅是当前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现实需要,更可为古老的丝绸之路和中西文化交流注入新的活力。
对明铁佩遗址的合作发掘,是中国考古学者在境外开展的最大规模的考古发掘项目之一,也是中国考古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开始。在中乌两国相关部门的关怀、指导和大力协助下,该项目正有序开展,并获得了重要的学术收获。
对明铁佩遗址的合作发掘与研究是一项长期工作,具有重大学术意义。对该城址的发掘和研究工作将着眼于长期、全方位、宏观的视角。因此,需要以明铁佩城址的考古研究为中心,以该城址出土的大量有明确地层单位的出土遗物为基础,参照已有的考古资料,建立该区域内古代文化的考古学谱系与编年;同时需要开展较大范围的调查工作,对费尔干纳地区的古代遗址进行系统的调查与研究,明确明铁佩遗址在该区域古代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并进而研究费尔干纳地区古代社会的城市化进程,全面推进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地区古代文化的研究。
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缘优势,中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粟特人、阿拉伯人组成的商队将东西方的商品源源不断地在此转运;东西方文明在此碰撞、交流;丝绸之路由此通过,并向东西方延伸。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造就了乌兹别克斯坦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明铁佩遗址所处的费尔干纳盆地,又是中亚地区在空间上距离中国最近的一个地理单元,自古以来与中国的联系非常密切,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作为两个文化交流组成部分的明铁佩遗址的联合考古发掘工作,中乌两国的考古工作者继承两国延续2000余年的友好交往历史,必将为中乌两国的交流和友谊,也为古老的丝绸之路增添新篇章。(原文刊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2月28日)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辽上京遗址宫城内发现大型宫殿基址
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为了进一步了解辽上京皇城遗址的布局和沿革 ... -
安徽桐城魏庄发现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2018年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引江济淮工程,在桐城市开展了一系列文物调查工作,最 ... -
辽宁王义沟遗址第四次发掘工作结束 确认遗址时代为西汉时期
-
辽宁马鞍桥山遗址首次发掘工作结束 出土文物1000余件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15日发布消息称,辽宁朝阳马鞍桥山遗址第一次发掘工作结束,通过发掘确 ... -
陕西宝鸡旭光墓地出土罕见金制品和青铜器
从日前召开的2019年度陕西考古新发现公众报告会上获悉,被誉为青铜器之乡的陕西省宝鸡市,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