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
湖南临武县黎家坪发现汉代墓葬
2018年11月,临武县汾市镇黎家坪村村民修建乡道时发现有古墓被盗。为了更好的保护文物,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时派人到现场勘察并按照程序上报到湖南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
经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后,2019年1月底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完成了黎家坪被盗古墓的抢救性发掘工作。现将发掘的墓葬简要介绍如下:
一、位置
黎家坪古墓位于临武县汾市镇黎家坪村东南约500米的的两处低缓丘陵山岗上(图一),古墓东侧约500米为渡头古城址。渡头古城遗址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汾市镇渡头村武水河南岸,是一处以渡头古城址为中心并包括了周边墓群的古城邑聚落遗址,遗址保存完好,年代为汉至六朝时期。
图一 黎家坪古墓位置示意图
二、墓葬形制
此次抢救发掘古墓葬6座,包括土坑墓和砖室墓。
土坑墓4座,编号分别为M1~M4,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葬形制简单,墓圹较小,墓坑较深(图二)。砖室墓2座,编号分别为M5和M6,其中M6为单室墓(图三),M5为多室墓(图四)。多室墓形制相对较复杂,为横前室后双室结构,由斜坡墓道、甬道、前室、双后墓室以及排水沟组成。从墓葬结构来看,M5应为夫妻合葬墓。
图二 土坑墓M4
图三 单室砖墓M6
图四 多室砖墓M5
墓葬基本遭到盗毁,共出土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石器等文物标本62件(套)。土坑墓出土器物数量为3~15件(套),以陶器为主。砖室墓出土器物数量为25~29件,以陶、瓷器为主。
陶器有泥质和夹砂两种,多见灰陶或灰褐陶,有少许红褐、黄褐陶。基本为实用器,少量模型明器。土坑墓中出土随葬器物以鼎、壶、罐、盒为主。其中M2、M3出土陶器组合为鼎、盒、壶(图五),M1、M4出土陶器为陶罐。砖室墓由于被盗,残存的随葬陶器有罐、壶、熏炉、仓、灶和器盖(图六、图七)。器物多素面,纹饰以粗、细方格纹为多、有少量弦纹、刻划纹等。器物以轮制为主,硬陶烧制火候较高。
瓷器主要出土于砖室墓,有器盖、罐、杯、盏等,器物均被损毁。铁器数量少且锈蚀较严重,有铁釜、铁刀,铁钉等,以铁钉(棺钉)居多。除陶器、瓷器和铁器外,还见有少量铜器、石器(图八)等。
图五 M2出土陶器
图六 M6出土陶、瓷器
图七 M5出土陶灶
图八 M1出土石器
四、年代及意义
根据墓葬出土器物特征及组合,对比周边临近地区已有的发掘墓葬年代,初步推测土坑墓的年代为西汉中晚期,砖室墓的年代为东汉中晚期。
土坑墓均为小型墓,随葬器物少,规格低,应是平民墓。砖室墓中不论单室砖墓,还是结构较为复杂的多室砖墓,其规格都不高,墓主应为较富有的平民。
从墓葬年代和埋葬位置来看,黎家坪古墓葬应是渡头古城遗址居民死后埋葬在遗址周边的墓葬。墓葬虽然被盗毁,但出土的遗物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渡头古城聚落遗址的文化内涵,也为研究湘南地区汉代墓葬分期、埋葬习俗以及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考古资料。
相关文章
-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发掘概况
河泊所遗址位于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北距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墓地仅700余米。最早 ... -
奉化江流域史前考古新发现
奉化江发源于四明山区,上游属山溪型河流,源短流急,中下游两岸地势平坦,至宁波市区三江口 ... -
云南晋宁古滇国重大考古发现:“滇国相印”封泥出土
记者14日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日前在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进行发掘工作时,发 ... -
陕西宝鸡旭光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获新进展
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旭光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日前取得显著成果,围绕此次考古发掘的起因、经过 ... -
湖南益阳资阳区潭溪口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潭溪口遗址位于益阳市资阳区新桥河镇黄甲山村一组,东面1公里为新桥河镇,再往东15公里为益 ...
相关推荐
-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发掘概况
河泊所遗址位于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北距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墓地仅700余米。最早 ... -
奉化江流域史前考古新发现
奉化江发源于四明山区,上游属山溪型河流,源短流急,中下游两岸地势平坦,至宁波市区三江口 ... -
云南晋宁古滇国重大考古发现:“滇国相印”封泥出土
记者14日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日前在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进行发掘工作时,发 ... -
陕西宝鸡旭光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获新进展
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旭光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日前取得显著成果,围绕此次考古发掘的起因、经过 ... -
湖南益阳资阳区潭溪口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潭溪口遗址位于益阳市资阳区新桥河镇黄甲山村一组,东面1公里为新桥河镇,再往东15公里为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