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
重庆三峡地区鎏金青铜器研究取得重要收获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该院最新的研究显示,重庆三峡地区鎏金技术在秦汉时期已经达到一个高度。
这项研究课题名为《三峡地区青铜器鎏金技术发展史研究》。课题组历经3年,对重庆三峡地区出土鎏金青铜器群进行了全面调查和系统整理,多角度和多学科综合研究,其研究成果近期通过专家验收。
研究成果中的重要结论包括,鎏金铜器在重庆三峡地区流行时间较长,其中西汉晚期至东汉中晚期是鼎盛时期;鎏金铜器主要流行于峡江地区的丰都、万州、云阳、巫山等地;鎏金铜棺饰是最为流行的器类。
项目负责人杨小刚表示,鎏金青铜器作为重庆三峡地区战国至六朝时期墓葬中一种重要随葬器物,具有流行时间长和器型种类繁多的特点,显示出该地区鎏金技术具有独立和成熟的发展体系。重庆三峡地区鎏金铜器大量流行并非偶然,是基于峡江地区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及技术传统。三峡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丹砂的大规模开采,为鎏金铜器在该地区的盛行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重庆先民商代晚期已掌握青铜冶铸技术,战国时期已掌握先进的错金银技术,为鎏金技术的出现、流行奠定了技术基础。
此外,研究中还发现,一些低级别平民墓出土少量鎏金青铜器,说明三峡地区鎏金青铜器深受社会各阶层重视,成为葬俗中的关键随葬。秦汉时期,重庆三峡地区鎏金青铜器的使用已经跨越了阶层,深受各个阶层的喜爱,是其在汉代三峡地区兴盛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关文章
-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发掘概况
河泊所遗址位于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北距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墓地仅700余米。最早 ... -
湖南益阳资阳区潭溪口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潭溪口遗址位于益阳市资阳区新桥河镇黄甲山村一组,东面1公里为新桥河镇,再往东15公里为益 ... -
重庆:合川东城半岛新发现汉代至明清时期遗址115处
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完成了对重庆合川东城半岛首次全面覆盖性 ... -
黑龙江公布一批考古新成果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5日公布了一批近些年的考古文物新发现,包含石刮削器、骨镯、铁箭镞 ... -
湖南老司城遗址新出土的铜炮残件
老司城遗址位于湖南永顺县灵溪镇司城村,是明清时期彭氏土司的权力中心,也是当前保存最完整 ...
相关推荐
-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发掘概况
河泊所遗址位于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北距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墓地仅700余米。最早 ... -
湖南益阳资阳区潭溪口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潭溪口遗址位于益阳市资阳区新桥河镇黄甲山村一组,东面1公里为新桥河镇,再往东15公里为益 ... -
重庆:合川东城半岛新发现汉代至明清时期遗址115处
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获悉,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完成了对重庆合川东城半岛首次全面覆盖性 ... -
黑龙江公布一批考古新成果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5日公布了一批近些年的考古文物新发现,包含石刮削器、骨镯、铁箭镞 ... -
湖南老司城遗址新出土的铜炮残件
老司城遗址位于湖南永顺县灵溪镇司城村,是明清时期彭氏土司的权力中心,也是当前保存最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