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
国家文物局发布四项“考古中国”丝绸之路考古重大成果之三: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
迄今为止青藏高原所发现的高规格陵墓当中,保存最完整、结构最清晰的一座墓葬。
墓圹填土中发现殉人,发掘出土大量文物,有藏文木简、金银带具、饰品,丝织品、皮革、漆器、绿松石、水晶等
墓葬规模大、等级高,反映了墓主人较高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
形制完整的墓园建筑系首次发现,是研究热水墓群高等级墓葬葬制和葬俗的重要材料,是热水墓群研究的新突破和新进展。
热水墓群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境内,是公元6~8世纪的重要墓葬群。自1982年发现至今,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充分证明了该地域是丝绸之路——青海道上的重要节点。
本次发掘是针对“3.15”被盗墓葬(编号:2018血渭一号墓)而进行的。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在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青海省文物局安排部署下,在海西州委州政府、都兰县委县政府的支持配合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于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对该墓葬进行了阶段性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
墓葬布局结构
墓园建筑
2018血渭一号墓,墓葬规模大,墓园结构完整,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所发现的高规格陵墓当中,保存最完整、结构最清晰的一座墓葬。完整的墓园建筑系热水墓群首次发现。墓园建筑由茔墙、封土、回廊和祭祀建筑组成。茔墙平面近方形,东西33米,南北31米。茔墙之内有方形封土,封土四周用土坯包砌,东西26.57米,南北24.78米。回廊介于茔墙与封土之间,是围绕封土的通道,北侧茔墙上发现有出入的门址。茔墙东北角外侧发现有祭祀建筑,由两座石砌房址(编号F1、F2)组成。房址平面均呈长方形。F1东西10.9米,南北9.84米;房址北墙开门,门外侧有曲尺形石砌照壁,房址内地面上发现有羊肩胛骨,以及插入地面的木柱,初步推测或与墓葬祭祀相关。二号房址F2,位于F1西北侧,东西5.58米,南北5.53米,房址东墙开门。墓葬由墓道和墓圹组成。墓道位于墓圹的东侧,台阶状墓道,墓道内发现有殉马坑,呈南北长条状,南北长6.6米,东西宽1~1.13米。坑内殉有六匹马。墓圹平面呈近方形,墓圹四壁发现有生土台阶,上铺青石碎块。目前考古发掘了二层台、三层台,台阶均不太规整。
殉马坑
墓圹填土中发现殉人。在墓道与墓圹衔接处发现照墙遗迹,系用土坯垒砌。发掘出土大量文物,有藏文木简、金银带具、饰品,丝织品、皮革、漆器、绿松石、水晶等。本次发掘的这座墓葬规模大、等级高,反映了墓主人较高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形制完整的墓园建筑系首次发现,是研究热水墓群高等级墓葬葬制和葬俗的重要材料,是热水墓群研究的新突破和新进展。
出土金器
出土金器
2019年6月24日,国家文物局、青海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就共建热水墓群国家考古研究基地签署了框架协议,该协议的签署,积极推动了热水墓群的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的持续深入。
相关文章
-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发掘概况
河泊所遗址位于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北距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墓地仅700余米。最早 ... -
奉化江流域史前考古新发现
奉化江发源于四明山区,上游属山溪型河流,源短流急,中下游两岸地势平坦,至宁波市区三江口 ... -
云南晋宁古滇国重大考古发现:“滇国相印”封泥出土
记者14日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日前在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进行发掘工作时,发 ... -
陕西宝鸡旭光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获新进展
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旭光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日前取得显著成果,围绕此次考古发掘的起因、经过 ... -
青藏高原首次发现史前彩绘手印岩画
近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刚察县文旅广电局邀请陕西考古专家张建林、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 ...
相关推荐
-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发掘概况
河泊所遗址位于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北距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墓地仅700余米。最早 ... -
奉化江流域史前考古新发现
奉化江发源于四明山区,上游属山溪型河流,源短流急,中下游两岸地势平坦,至宁波市区三江口 ... -
云南晋宁古滇国重大考古发现:“滇国相印”封泥出土
记者14日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日前在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进行发掘工作时,发 ... -
陕西宝鸡旭光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获新进展
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旭光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日前取得显著成果,围绕此次考古发掘的起因、经过 ... -
青藏高原首次发现史前彩绘手印岩画
近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刚察县文旅广电局邀请陕西考古专家张建林、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