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
河北满城再现中山靖王刘胜陪葬墓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委宣传部15日透露,经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文物部门对该区境内中山靖王墓东侧新近发现的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共出土各类文物49件。专家称,通过出土器物和墓室型制判断,该墓为中山靖王刘胜陪葬墓之一。
据保定市满城区文保所所长梁艳东介绍,于2014年发现的该墓葬位于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墓正东1000米处的北陵山村。经上报省、市主管部门批准,文物部门自2016年11月1日对该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目前,发掘工作已进行完毕。该墓室底部距地面9米,为6.6米方形,原有石砌墓拱覆盖。墓道长20米,由外至内逐渐加宽,为2.6至4.6米,至主墓室坡度超过30度,其规模比一般墓室较大。
出土的玉环。 赵大鹏 摄
梁艳东称,该墓共出土文物49件,其中包括彩色陶器25件、玛瑙1颗,玉环、玉璧、玉珠等玉器4件,以及铜炉、铜灯、铜镜、铜盆、铜镞、鎏金铜铺手等铜器。另有完整器盒一个,其材质和内部物件正在研究。
梁艳东表示,该葬掘前已有3个盗洞,推测在古代和近期都曾被盗过,文物有一定遗失。通过出土器物和墓室型制判断,该墓为西汉时期墓葬,应为中山靖王刘胜陪葬墓之一。
出土的玉璧。 赵大鹏 摄
梁艳东透露,此前的1996年、1999年和2014年,在此次发掘的墓葬西北侧,曾分别发现中山靖王刘胜陪葬墓各一座,该墓为第四座陪葬墓。
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与其妻子窦绾之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8年发掘,共出土包括“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著名器物在内的各类文物万余件。满城汉墓的发现,揭示了西汉时期诸侯王的墓葬结构和埋葬制度,为研究汉代冶炼、铸造、漆器、纺织等手工业和工艺美术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吕子豪 赵大鹏 于俊亮)
相关文章
-
青岛首现彩绘“兵马俑”
经初步判断,这批刚出土的陶俑是一组侍俑和车马出行俑,为西汉时期主墓墓主陪葬所用。为保护 ... -
河北行唐故郡东周时期“豪车”展露真容
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两个多月的清理,一辆东周时期的高等级马车近日在实验 ... -
河南新郑郑国三号车马坑考古发掘收官 出土122具马骨和4辆马车
11月11日,记者从新郑市旅游和文物局了解到,经过10个月的新郑郑国三号车马坑考古发掘工作全 ... -
河北泥河湾盆地西白马营遗址发现古人类生活面
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的泥河湾盆地又有了考古新发现。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周 ...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赴蒙古国考古项目工作圆满结束
2017年8月21日,河南考古赴蒙古国联合考古队第二批队员抵达高勒毛都2号墓地,与坚守在工地的 ...
相关推荐
-
青岛首现彩绘“兵马俑”
经初步判断,这批刚出土的陶俑是一组侍俑和车马出行俑,为西汉时期主墓墓主陪葬所用。为保护 ... -
河北行唐故郡东周时期“豪车”展露真容
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两个多月的清理,一辆东周时期的高等级马车近日在实验 ... -
河南新郑郑国三号车马坑考古发掘收官 出土122具马骨和4辆马车
11月11日,记者从新郑市旅游和文物局了解到,经过10个月的新郑郑国三号车马坑考古发掘工作全 ... -
河北泥河湾盆地西白马营遗址发现古人类生活面
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的泥河湾盆地又有了考古新发现。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周 ...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赴蒙古国考古项目工作圆满结束
2017年8月21日,河南考古赴蒙古国联合考古队第二批队员抵达高勒毛都2号墓地,与坚守在工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