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
湖南洪江市发现距今2000多年汉朝墓葬
古墓现场。(记者 李青青 摄)
12月2日,记者从湖南怀化市文物处获悉,洪江市黔城镇小江村在进行村部建设项目时发现两座汉朝墓葬,目前正对其中一座墓葬的地下文物进行抢救性发掘。从清理情况看,随葬品有陶器、滑石器等30余件。从墓葬形制、器物组合以及器形特征等情况来看,初步推测该墓的年代为西汉晚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墓葬发掘现场,记者看到考古人员正在墓室内小心翼翼地清理、编号随葬品。据洪江市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杨志勇介绍,椁室内可以看到明显的棺木痕迹,椁室两边设有边箱,从隐隐约约的纹饰和图案可以推测边箱内曾放有丝织品,现已腐烂;底部还设有足箱,用来放置陪葬器皿。而由于年代久远,棺椁坍塌,墓中的器物保存地并不完好,但随葬品的数量不少,有陶器、滑石器等30余件,主要器形有:陶鼎、盒、壶、钫、罐、井、豆,滑石璧、铁环、铜钱、金泡饰等。
工作人员正在清理挖掘随葬品。(记者 李青青 摄)
该古墓为带墓道正方形竖穴土坑墓。整个墓室长5米,宽4.3米,深5米;残存墓道长约10米,宽3.3米,是迄今为止在黔城古墓葬区发掘的400余座墓葬中最大的一座。这座墓葬经过精心设计,构造十分讲究,呈正南北分布,墓室在北,墓道朝向正南。同时在墓道中还有用砾石铺砌的排水设施,像这样设有排水设施的墓葬在整个怀化地区是第2例(第1例是中方县的一个古墓葬)。
墓中出土的文物有一种特殊的物品——滑石璧。滑石璧主要材质是滑石,经常作为葬器中的礼器来使用。一般而言,汉朝的王侯墓中都会放一块玉璧,而在西汉向东汉过渡的过程中,由于战乱频繁,国力虚弱,导致玉料匮乏,所以石材也被大量用于汉朝玉器的制作。再加上礼崩乐坏,本来只能是王侯贵族才能使用,表示身份地位的玉璧也被用于民间,而石材做成的玉璧替代品就这样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此外,墓中还有灶、锅、壶、井、桶等成套的生活用品及模型,说明墓主人应是当地殷实人家。
墓中的滑石璧和陶器。(记者 李青青 摄)
杨志勇说:“考古的目标是为了不断的走近历史的真实,尽可能的还原历史真相。我们下阶段会对文物进行修复和整理,尽可能地恢复器物的原貌。”
截至目前,黔城境内已经发现古墓400余座,其中小江村附近就有200多座,出土了大量文物,这也说明在战国至汉朝,作为沅水和舞水交汇的重镇,这一片的人口是较为密集的。此次汉墓的发现对进一步了解西汉时期人们的丧葬习俗、经济状况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发掘成果对研究沅水地区汉朝历史与社会面貌具有重要意义。
(原文标题:洪江市发现距今2000多年汉朝古墓 出土文物30余件)
相关文章
-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发掘概况
河泊所遗址位于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北距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墓地仅700余米。最早 ... -
奉化江流域史前考古新发现
奉化江发源于四明山区,上游属山溪型河流,源短流急,中下游两岸地势平坦,至宁波市区三江口 ... -
云南晋宁古滇国重大考古发现:“滇国相印”封泥出土
记者14日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日前在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进行发掘工作时,发 ... -
陕西宝鸡旭光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获新进展
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旭光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日前取得显著成果,围绕此次考古发掘的起因、经过 ... -
青藏高原首次发现史前彩绘手印岩画
近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刚察县文旅广电局邀请陕西考古专家张建林、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 ...
相关推荐
-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发掘概况
河泊所遗址位于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北距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墓地仅700余米。最早 ... -
奉化江流域史前考古新发现
奉化江发源于四明山区,上游属山溪型河流,源短流急,中下游两岸地势平坦,至宁波市区三江口 ... -
云南晋宁古滇国重大考古发现:“滇国相印”封泥出土
记者14日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日前在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进行发掘工作时,发 ... -
陕西宝鸡旭光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获新进展
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旭光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日前取得显著成果,围绕此次考古发掘的起因、经过 ... -
青藏高原首次发现史前彩绘手印岩画
近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刚察县文旅广电局邀请陕西考古专家张建林、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