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
山东东阿大秦村发现北朝至五代寺庙和行宫遗址
日期:2017-09-26
阅读:380次
东阿大秦村遗址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铜城街道大秦村东,遗址所在区域为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东阿大秦水库的选址建设地。2016 年11 月,水库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下埋藏有文物遗迹,接到报告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东阿县文物管理所的配合下对暴露出的遗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根据出土铭文初步判断遗址所在原为北魏定国寺、唐代龙兴寺和后周天齐大王行宫。
遗址位于水库偏东部,距地表深约6 米,上部覆盖有厚厚的淤泥层,核心区域南北长约145米、东西宽约110 米,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仅清理了淤泥下的地表遗迹,未能继续向下发掘。从出土遗物判断遗址的时代从北魏末年一直延续至后周宋初,由于延续时间较长,破坏比较严重,未能发现属于北朝、唐代的遗迹,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建筑为后周时期的天齐大王行宫。
天齐大王行宫平面略呈曲尺形,南北最长约84 米、东西最宽约70 米,四面有断续存在的围墙,围墙坍塌严重,地表仅见隆起痕迹,东南方向围墙基本无存,围墙宽约2.5~3.8 米,残高约0.3~0.5 米,从解剖的东墙看围墙应为土筑,掺杂有较多烧土、砖瓦碎片等,未见夯打痕迹,围墙内侧有排列规整的树桩。行宫内以前后主殿、石香幢、香火坛、门址构成的中轴线为中心,主要建筑东西对称分布,中轴线东西两侧为厢房建筑群,其中主殿西侧为偏厢建筑群,残留房址5 座,偏厢南部为西厢房建筑群,清理房址4 座,西南部凸出部分仅存房址1 座,主殿东侧为一处偏殿建筑,偏殿南部为东厢房建筑群,清理房址2 座,这些建筑基本上均为砖砌,台阶、散水、铺地砖、门砧石等保存较好。行宫整体布局严谨,房址之间由庭院间隔,房址前及庭院内可见成排树桩,疑为经过规划的绿化树。
行宫范围内出土文物种类丰富,制作精美,主要有功德碑、石佛像、石佛像台座、陶瓦当、陶建筑构件、木制品、瓷片、铜钱等遗物,三块功德碑以记载碑主生平为主,从碑文看碑主均担任过济州刺史一职;出土钱币主要有五铢、常平五铢、永安五铢、开元通宝、波斯萨珊银币等;出土瓷器窑口主要为定窑、邢窑等,器型以碗、罐为主,部分器物底部有墨书;出土木制品主要为椽木、坐斗、木梳等,此外香火坛中还出土有疑未烧透的圆形方孔纸钱。从发掘情况初步判断行宫内建筑大量重复使用前代物品,部分房址可能有改建现象。
唐代龙兴寺虽已不存,但行宫范围内出土较多与龙兴寺有关的遗物,如开元二十五年龙兴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青釉碗底墨书“龙兴寺”,唐开元九年造像题记、景云二年造像题记、线刻人物供养等。龙兴寺至少应建立于初唐,可能毁于盛唐之后。
遗址内出土的一通刻于北魏永熙三年的功德碑中提到“定国寺主、寺都维那”,疑定国寺即北魏末年的遗址所名,这一时期的遗物主要有大魏造像题记、北齐河清三年造像题记、乾明年间造像台座等。
行宫外围还零散发现有房址6 座、井1口、墓葬1 座,房屋由于破坏比较严重,仅余底部基址。
遗址西北约100 米处地表采集有大量陶瓷片,该区域东西长约400 米、南北宽约300 米,初步判断为一处聚落遗址。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湖南益阳资阳区潭溪口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潭溪口遗址位于益阳市资阳区新桥河镇黄甲山村一组,东面1公里为新桥河镇,再往东15公里为益 ... -
辽上京遗址宫城内发现大型宫殿基址
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为了进一步了解辽上京皇城遗址的布局和沿革 ... -
湖南平江福寿山发现宋代寺庙遗址——大湖坪遗址考古发掘收获(一)
一、前言大湖坪遗址位于湖南省平江县福寿山顶,海拔高度1000余米。为配合平江抽水蓄能电站工 ... -
安徽桐城魏庄发现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2018年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引江济淮工程,在桐城市开展了一系列文物调查工作,最 ... -
辽宁马鞍桥山遗址首次发掘工作结束 出土文物1000余件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15日发布消息称,辽宁朝阳马鞍桥山遗址第一次发掘工作结束,通过发掘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