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
重庆巴南发现叠加墓葬群 出土宋代精美琉璃簪
宋、明两个朝代的墓群挤在一起,还出土了罕见的宋代琉璃簪。昨日,重庆晨报记者了解到,在巴南东温泉镇和姜家镇发现35座宋、明代墓葬,出土文物标本近40件。
宋明两代墓群叠加 10处共计35座
据了解,该墓葬群位于观景口水库水利枢纽工程红线区域内,主要分布在东温泉镇和姜家镇境内,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巴南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分别于去年11月至12月、今年3月至今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发掘面积有2275平方米。”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负责发掘工作的馆员黄伟介绍,目前共清理宋、明代墓葬10处共计35座,出土文物标本近40件,其中乌壁岗岗墓群、胡叫花子转转墓群、张家沟墓群、青龙泉墓群、坟咀墓群规模较大,出土文物多,墓葬类型最具代表性,它们的名字取自其所处的当地地名,多为石室墓。
“上面两座多室的是明代墓葬,下面这种双室的是宋墓。”当天,在发掘面积最大、墓葬最集中、出土文物最多的乌壁岗岗墓群考古现场,记者看到,宋、明两个朝代的12座墓葬层叠修建在一起,显得有些拥挤。
“可见宋、明时代,五布河流域人口已经比较密集了。”黄伟介绍,这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流域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乌壁岗岗墓群。一块大约15米高、总面积900平方米的土地上,密密麻麻地挤着数十名宋、明、清墓主。
重庆市文物局专家组成的验收组的结论是:重庆市内罕见,不同朝代叠加家族墓群。
初步判定为平民墓葬 墓主属当时中产阶层
“目前初步判定为平民墓葬群。”黄伟告诉记者,目前尚未在墓葬群考古现场发掘到能证明墓主人身份的墓志铭等碑文资料,但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判断,这些墓葬群的墓主人多属于当时的中产阶层。
“出土文物标本有近40件,有比较精美的宋代青瓷和琉璃簪子。”巴南区文管所黎明所长介绍,这些瓷器包括龙泉窑的瓷器,“所以墓主有可能属当时的中产阶层。”
据统计,出土文物最多且较精美的乌壁岗岗墓群共出土瓷质、琉璃质器物标本19件,保存较为完整。
记者了解到,从墓葬形制看,此次发掘的宋代墓葬多为同茔异穴的双室合葬墓,明代墓葬则为横联多室墓,最多达7室,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从宋元到明代的漫长时间跨度中,五布河流域平民丧葬习俗有由夫妻合葬向家族合葬转变的倾向。
现场考古报告记录
乌壁岗岗墓群:共清理宋明墓葬12座(一座可能有数人),其中宋墓6座、明墓6座。宋墓均为双室石室墓,明墓多室、单室均有。共出土瓷质、琉璃质器物标本19件。
胡叫花子转转墓群:清理宋、明时期墓葬各1座。其中宋代墓葬为双室墓,出土瓷质罐、碗、盏等共8件器物。明代墓葬为单室墓,未见遗物出土。
张家沟墓群:清理宋明时期墓葬各1座,其中宋代墓葬为单室墓,出土瓷质罐、碗共4件器物。明代墓葬为四室墓,未见遗物出土。
青龙嘴墓群:清理明代墓葬2座,均为明代单室墓,出土瓷盏1件。
坟咀墓群:共清理明代墓葬4座,其中三室石室墓2座,出土铜簪1支;四室石室墓1座,未见遗物出土;双室石室墓1座,出土瓷罐2件。(原文刊于《重庆晨报》2017年5月11日08版)
相关文章
-
三星堆出土文物
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3000至5000年 ... -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发掘概况
河泊所遗址位于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北距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墓地仅700余米。最早 ... -
奉化江流域史前考古新发现
奉化江发源于四明山区,上游属山溪型河流,源短流急,中下游两岸地势平坦,至宁波市区三江口 ... -
云南晋宁古滇国重大考古发现:“滇国相印”封泥出土
记者14日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日前在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进行发掘工作时,发 ... -
陕西宝鸡旭光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获新进展
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旭光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日前取得显著成果,围绕此次考古发掘的起因、经过 ...
相关推荐
-
三星堆出土文物
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3000至5000年 ... -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发掘概况
河泊所遗址位于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北距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墓地仅700余米。最早 ... -
奉化江流域史前考古新发现
奉化江发源于四明山区,上游属山溪型河流,源短流急,中下游两岸地势平坦,至宁波市区三江口 ... -
云南晋宁古滇国重大考古发现:“滇国相印”封泥出土
记者14日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日前在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进行发掘工作时,发 ... -
陕西宝鸡旭光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获新进展
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旭光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日前取得显著成果,围绕此次考古发掘的起因、经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