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为何我国宋朝时盛产“严母”?
宋朝是我国古代盛产“严母”的时代,严父的故事不突出,严母的事例却是不胜枚举,数不胜数。与前后各代相比,宋朝的严母为何层出不穷呢?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古代严母
观念的转变。宋代的母亲已经认识到溺爱孩子的后果,司马光的母亲就曾经说过:“作为人母,不患其不慈,而患其只知爱而不知教。古人说得好:‘慈母败子’。爱而不教,使子女成为大奸大恶之人,甚至被判刑、杀头,这不是别人唆使的,正是母亲纵容的结果。”正因为如此,小时候喜欢飞鹰、走狗的寇准,被严厉的母亲用秤砣砸伤脚面,“中足流血”。这一砸,让寇准盘然醒悟,从此开始发奋苦读。做了宰相后,寇准还常常抚摸着脚上的疤痕,哭念母亲。
地位的提高,使宋代的母亲读书识字,有能力督促孩子学习。苏轼的父亲苏洵常年在外游历,母亲程氏自然就担负起了教导苏轼读书的任务。有一天,母子俩读东汉《范滂传》,苏轼对母亲说:“我想做范滂这样的人,母亲答应吗?”程氏说:“你能作范滂,我怎么就不能作严格教子的范母呢?”欧阳修四岁丧父,他的母亲郑氏守节不嫁,亲自教导欧阳修读书学习,由于家中贫困,买不起笔墨纸砚,母亲就叫欧阳修拿芦荻在沙地上练习写字,后来欧阳修不负母望,官至副宰相。与之相同的还有真德秀的母亲吴氏等等。她们已经深深懂得,教育好儿子仅仅靠“母慈”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靠感情、靠能力、靠威严。
家庭背景也是造就严母的基本条件。家中地位尊贵的母亲,性格也更严厉,脾气也更大,对儿子要求也更严格。一门出了两个宰相、一个将帅的陈省华一家就是这样典型的例子。进士出身的父亲陈省华无暇顾及三个儿子的学习,教育儿子的任务自然就落在母亲冯夫人的身上。于是冯夫人便一手握棍,一手持香,夜夜陪读。一边严加督促,一边焚香祈告。“二十四孝图”中的“冯母烧夜香”,说的就是冯氏陪读的故事。至今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大桥镇东北方一个天然岩洞中,还残存一块小石锥,这就是陈家三个幼子“头悬梁锥刺骨”、刻苦读书的地方。还有我们在初中课本上读的《卖油翁》一文,讲的就是小儿子陈尧咨的故事。陈尧咨不但学识渊博,而且还喜欢舞枪弄棒,尤其擅长射箭,他曾以铜钱作靶子,一箭就贯穿其中,被人称为“小由基”(春秋时期楚人养由基,射箭百发百中)。正是在母亲的棍棒下,三个儿子陈尧叟、陈尧咨考了个天下第一,分别是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已丑科和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庚子科的状元。陈尧叟、陈尧佐后来都官至宰相,陈尧咨则被任命为节度使,相当于将帅。与冯夫人相同的还有南宋士大夫楼钥的母亲汪夫人,“庄重有家法”,“教子甚严”,也是宋代严母的典范。
相关文章
-
揭秘故宫现藏家具背后鲜为人知的宫廷故事
紫檀缂丝宝座清金漆三足凭几黄花梨百宝嵌番人进宝图顶竖柜不久前,位于故宫南大库的故宫家具 ... -
谁是《红楼梦》故事的真正原创者?
近日,随着新版《红楼梦》热播荧屏,读《红楼梦》的热潮也再次到来。读过的人都不免会心生诸 ... -
唐朝望族为什么誓不娶公主
唐朝风气开放,男女之间不像以前那么拘谨,但唐朝却有个比较独特的现象,就是士族们都不愿意 ... -
为什么古代称女孩子为“黄花闺女”
为什么古代称女孩子为“黄花闺女”?这还得从古代女孩子的装扮上说起。古时未婚女子在梳妆打 ... -
古代刑罚揭秘,流放充军比杀头还惨?
在中国古代正式的刑罚分为五等,依次递增为“笞、杖、徒、流、死”,仅次于死刑的就是流放, ...
相关推荐
-
揭秘故宫现藏家具背后鲜为人知的宫廷故事
紫檀缂丝宝座清金漆三足凭几黄花梨百宝嵌番人进宝图顶竖柜不久前,位于故宫南大库的故宫家具 ... -
谁是《红楼梦》故事的真正原创者?
近日,随着新版《红楼梦》热播荧屏,读《红楼梦》的热潮也再次到来。读过的人都不免会心生诸 ... -
唐朝望族为什么誓不娶公主
唐朝风气开放,男女之间不像以前那么拘谨,但唐朝却有个比较独特的现象,就是士族们都不愿意 ... -
为什么古代称女孩子为“黄花闺女”
为什么古代称女孩子为“黄花闺女”?这还得从古代女孩子的装扮上说起。古时未婚女子在梳妆打 ... -
古代刑罚揭秘,流放充军比杀头还惨?
在中国古代正式的刑罚分为五等,依次递增为“笞、杖、徒、流、死”,仅次于死刑的就是流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