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揭秘齐天大圣孙悟空为何独惧水战?

日期:2019-05-22   来源:网络

《西游记》原著里有一个颇为离诡的惯象。即取经路上,孙悟空每每遭遇水里的妖怪,总叫师弟们先行,自己却畏畏缩缩,不太肯下水。似乎不太符合猴王闯将的风格。

究其缘由,悟空如是解释,“水里勾当,老孙不大十分熟。若是空走,还要捻诀,又念念避水咒,方才走得。不然,就要变化做什么鱼虾蟹鳖之类,我才去得。若论赌手段,凭你在高山云里,干什么蹊跷异样事儿,老孙都会,只是水里的买卖,有些儿榔杭。”

可见悟空要走水路,大抵有两种方法。

其一为捻避水诀,其二需化身鱼虾蟹鳖。

捻避水诀,手大概得用来推着水路,口中还需念念有词。故悟空又言,若依此法,就抡不得铁棒,使不得神通,打不得妖怪。至于变身鱼虾蟹鳖,则更不须说,但逢交战,定成鱼肉一方。

因此,悟空遇水而怯,倒也情有可原。

初出茅庐的悟空,似乎并不是这样。

原著第三回,悟空为了讨要一件称心的兵器,只身赴龙宫。途中也曾遇查问证件的巡海夜叉,丝毫无胆怯之情。及至入了龙宫,龙王摆出一干兵器,均不得满,甚至有大闹龙宫之意。可见此时的猴王,对于水战,并无惧怕之情。

但至原著十五回,悟空脱得五百年山刑。鹰愁涧边,西海小白龙强食了白马,悟空大怒,与之交战。白龙怯,深藏水涧之下,悟空情急,却始终不肯下水,只立于水旁骂街。可见其对于水战,确实产生了某种恐惧。尔后的行程,在流沙河、通天河等关处,悟空表现如出一辙。

为何悟空的情绪,会有如此反差呢?

其实同在十五回,悟空面对前来驰援的观音菩萨,就曾有一段“掏心置腹”之言,“我不去了,我不去了!西方路这等崎岖,保这个凡僧,几时得到?似这等多磨多折,老孙的性命也难全,如何成得什么功果!我不去了,我不去了!”

悟空连说四遍“我不去了”,可见其对于取经风险评估,是悲观的。恐西路妖魔众多,反丢了卿卿性命。看得出来,五百年前的挫折以及五百年的羁押,在思想上对悟空的打击很大。当初天不怕地不怕的锐气,早已被岁月磨平了不少。

在这种较悲观情绪的暗示下,对于自己本不擅长的水战,自然唯恐避之不及了。

悟空确水战不行?其实还真未必!

原著四十三回,唐僧在黑水河为鼍龙所获。这鼍龙呢,原是泾河龙王九子,因其父犯了天条,被抄家处斩,故投靠舅父西海龙王敖顺处,并外遣到黑水河修炼。鼍龙拿着唐僧,觉得是件颇有荣光的事,故差手下黑鱼精请书一封,前去舅父处,邀其共享唐僧肉。

黑鱼精行水路时,恰遇见悟空。

且看描写,“从下流头似箭如梭钻将上来,被行者扑个满面,掣铁棒分顶一下,可怜就打得脑浆迸出”。

可见,即便捻避水诀,孙悟空神通还是有的,抡起铁棒来,依旧大杀四方。

这个案例,又说明什么?

说明悟空对于水战技能,其实是较为娴熟的。猴王怯水,不在技术层面,而在心理问题。

那么,前后五百年间,究竟发生了何事,给悟空留下了心理阴影呢?

捋一捋时间关系。

第三回,悟空大闹龙宫,何其风骚。第十五回,悟空面前武艺平平的白龙,望水兴叹。猴王性情转变的时间节点,一定在此之间。

这个时候,原著第六回一段资料,跃然跳入眼帘。

当时天宫布下天罗地网,围剿花果山乱贼。为首的,即是玉帝外甥二郎神。此君和悟空PK极其精彩,上天入地下水,斗法纷呈。但悟空渐渐处于下风,动了逃却的心思。“大圣将身按下,入涧中,变作一个鱼儿,淬入水内。”二郎神变作飞禽,“赶上来,刷的啄一嘴。”吓出悟空一身冷汗。遂又变作水蛇,“游近岸,钻入草中。”二郎神随机应变,化作一只朱绣顶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悟空又惊出一身冷汗,竟慌忙变作下作性淫的花鸨。直看得二郎神摇摇头,只叹猴王为逃得性命,竟毫无节操。

由此可见,二人此番水中斗法,二郎神完全掌握了主动,可称完胜,而悟空,却实实在在留下了心理阴影。

正因如此,后在碧波潭偶遇二郎神,悟空竟推着八戒前去拜会,“但内有显圣大哥(二郎神),我曾受他降伏,不好见他。你去拦住云头,叫道:真君,且略住住。齐天大圣在此进拜。他若听见是我,断然住了。待他安下,我却好见。”

畏惧二郎竟然至此,猴王的表现,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俗语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五百年前花果山一战,悟空水中被二郎神打怕了,留下心理阴影。从此,再也不敢私自下水。

而反观我们的大多数,又何尝不是?

在遭遇人生大的挫折之后,往往在当初的“出事地点”,就会绕着走。甚至失掉再去触碰的勇气。潜意识里,对于当初给予自己挫折的人事,产生了敬畏、恐惧,甚至在思想上慌不择路的溃逃。

也许,人生最优秀的品质,不是锦上添花,也不是再接再厉,而是愈挫愈勇,克服自己心中的恐惧,在跌倒的地方重新爬起。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揭秘如来佛祖最强的徒弟是谁?
下一篇:揭秘蜀国灭亡后刘禅没有被杀的真正原因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