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年表

公元1725年历史年表 公元1725年历史大事 公元1725年大事记

日期:2019-03-07   来源:网络
传统纪年1725年的几项解释:清朝世宗皇帝雍正三年,日本中御门天皇享保十年。在中国的纪念隶属:乙巳年。也就是所谓的“蛇年”。俄罗斯帝国的彼得大帝(彼得一世)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逝世。铁观音的起源始于1725年。
中文名
1725年
简介
乙巳年
简介
蛇年

1725年铁观音来源

公元1725年历史年表 公元1725年历史大事 公元1725年大事记 彼得大帝

一是“魏说”:相传,清雍正三年(1725)年前后,西坪尧阳松林头(今西坪乡松岩村)老茶农魏荫(1703~1775),勤于种茶,又信奉观音,每日晨昏必在观音佛前敬献清茶一杯,数十年不辍。一夜,魏荫在熟睡中梦见自己荷锄出门,行至一溪涧边,在石缝中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芬芳诱人。魏荫好生奇怪,正想探身采摘,突然传来一阵狗吠声,把一场好梦扰醒。翌晨,魏荫循梦中途径寻觅,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间,发现一株如梦中所见的茶树,细加观察,叶形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异于他种。他喜出望外,遂将茶树移植在家中的一口破铁鼎里,悉心培育,经数年压枝繁殖,株株茁壮,叶叶油绿。便适时采制,果然茶质特异,香韵非凡,视为家珍,密藏罐中。每逢贵客佳宾临门,冲泡品评,凡饮过此茶的人,均赞不绝口。一天,有位塾师饮了此茶,便惊奇地问:“这是何好茶?”魏荫便把梦中所遇和移植经过,详告塾师,并说此茶是在崖石中发现,崖石威武似罗汉,移植后又种在铁鼎中,想称它为“铁罗汉”。塾师摇头道:“有的罗汉狰狞可怖,好茶岂可俗称。此茶乃观音托梦所获,还是称‘铁观音’(tiekuanyintea)才雅!”魏荫听后,连声叫好。

二是“王说”:相传,安溪西坪尧阳南岩(今西坪乡南岩村)仕人王士让,清雍正十年(1732)中副贡,乾隆十年(1745)出任湖广(今湖北)黄州府蕲州通判,曾筑书房于南山之麓,名为“南轩”。清乾隆元年(1736)春,王与诸友经常会文于南轩,每于夕阳西坠,徘徊于南轩之旁。一日,见层石荒园间有株茶树异于他种,遂移植南轩之圃,朝夕管理,精心培育,年年繁殖,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品,乌润肥壮,气味超凡;泡饮之后,香馥味醇,沁人肺腑。乾隆六年,王奉召赴京,晋谒礼部侍郎方望溪,以此茶馈赠。方侍郎品其味非凡,便转献内廷。乾隆帝饮后,甚喜,召见士让询问尧阳茶史,以其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赐名为“铁观音”(tiekuanyintea)。

1725年其他历史记载

阿迷州改土归流

阿迷州属云南临安府。原有土知州一官,为李氏世袭。三藩之乱起,时土知州李思敬以兵相助吴三桂,被吴三桂授为制胜将军。平定三藩之乱后,由于本州民人控告,曾改土归流。其后知州王来宾又以各寨皆系夷民,钱粮难催,请求恢复李氏之地位,代政府催粮,委为“土催”,实际上又恢复了李氏的土司之职。至雍正初年,土司一职由李纯接替,李纯对民人派累巨增,苛虐尤甚,同时抗欠政府之正课。这不仅引起了民人的反对,屡向政府控告,也使官府感到此人一日不除,钱粮一日不完。于是,云贵总督高其倬撤其代征之职。李纯不思改悔,仍于暗中私自征收,威胁民人不许完课交官,并且强占旁甸乡之一百九十八寨。官府屡次提拘,负固不出。雍正三年(1725)二月,高其倬派阿迷州知州元展成前往擒拿,遂捉拿归案。其后,籍其家产,并将李纯本人迁往江西。阿迷州亦改土归流。

威远土州改土归流

威远土州属云南镇沅土府。长年以来,土司横行,欺压土民,无限勒索,民不堪其累。且土司向来不许土民应考,恐其入学,与之抗衡。雍正二年(1724)初,土知州刀光焕隐匿朝廷追捕的要犯普有才,拒不交出。同年四月十九日,云贵总督高其倬以“纵贼不法”罪奏请雍正帝废除刀光焕土司职衔,并将威远土州改土归流,得到了雍正帝的批准。于是刀光焕被革职,并遣送江宁,由该地地方远土州,改设威远厅,设抚夷清饷同知一员,经历一员,添设普威一营,派兵驻扎。同时编里甲户口,清查田地,并对夷人子弟中有志读书者,准于元江府附考,增加元江府入学名额二人。普洱府设立后,威远厅改隶普洱府。

内务府佐领下人闹事

雍正三年(1725)十月,在京城发生了一起内务府佐领下人吵闹抢物事件。事情的起因,是因为裁减内务佐领下兵丁而引起。内务府佐领每年所需钱粮,在康熙三十年间,为三十余万两。而至雍正初,已增至七十余万两。为减少开支,雍正帝根据廉亲王允禩的奏请,决定削减内务府佐领兵丁的人数。此事引起了佐领下人的不满,他们认为这是要夺其钱粮,于是数百人聚集到允禩家吵闹,第二天又到内务府总管李延禧家吵闹,并抢去物件。步军统领阿奇图派兵捉拿为首者。雍正帝得知此事,认为是管理内务府的主要官员经理不善。遂于(1725)十一月初二日特颁谕旨,将管理内务府总管事庄亲王允禄罚俸三年,革去常明、来保内务府总管,来保枷号三个月,鞭一百。同时把为首闹事的五人交刑部监看正法,其余一部分人分别发往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安插做苦差,若原系奴仆,则给该处兵丁为奴。

年羹尧死

雍正三年(1725)十二月十一日,刑部等衙门罗列年羹尧九十二大罪状,要求处以极刑。雍正帝念其前功而令自裁。年羹尧,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曾倍受康熙帝赏识。在雍正帝登基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被雍正帝视为新政权的核心人物,加以重用和培植。雍正元年(1723)二月,授二等阿达哈哈番世职。三月,加太保衔,晋爵三等公,并全权处理西北军务。十月,因罗卜藏丹津于青海叛乱,被授于抚远大将军,赴前线平叛,又晋为二等公。次年三月,大功告成,叙平定青海功,晋爵一等公。对于维护新政权,打击允禩集团等,年羹尧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因此,受到雍正帝的恩宠,加官、晋爵、赐第、赏金,接踵而至。但是,年羹尧妄自尊大,不守臣道,甚至雍正帝面前也“箕坐,无人臣礼”。他排除异己,结党营私,接受贿赂,侵吞军饷。雍正三年(1725)二月,出现“日月合壁,五星联珠”的自然现象,当时以为祥瑞,照例内外臣工上贺表,年羹尧贺表,因笔误,把“朝乾夕惕”语写成“夕阳朝乾”,雍正抓住不改。此事件后,山西巡抚伊都立、都统范时捷、川陕总督岳钟琪、河南巡抚田文镜等相继参奏年羹尧。四月,命交出抚远大将军印,调任杭州将军。六月,革去太保衔,严惩年氏子弟及同党。七月,降至三等公,革去杭州将军职。八月,再降至阿达哈哈番。九月,革去所有职衔。十月,遣人去杭州捉拿回京。十一月至京。十二月便由刑部等做出最后的裁决致死。

汪景祺《西征随笔》案发

雍正三年(1725)十二月十八日在处决年羹尧七天之后,雍正帝将汪景祺斩首枭示,妻子发遣黑龙江给穷披甲人为奴,亲兄弟、亲侄均革职,发戍宁古塔,五服内的族亲现任及候选、候补者一律革职,令原籍地方官管束。汪景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举人出身。因仕途不得意,于雍正二年(1724)赴西安,任职于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幕府。谀称年羹尧为“宇宙之第一伟人”,功绩远在历代名将郭子仪、裴度等人之上。同年五月节前作《读书堂西征随笔》,献给年羹尧。内有诗句“皇帝挥毫不值钱”,意在讽刺康熙帝之书法,又有非议康熙帝谥号及雍正帝年号之文字。书中尚有《功臣不可为论》一文,乃年羹尧青海建功之后而作,针对舆论中功臣不能自处而遭屠戮的观点,加以驳斥,旨在责备人主,为功臣鸣不平。文章分析人主杀功臣的原因在于对功臣疑之,畏之,怒之,恕之。劝臣子不要做功臣,警告君主不要杀戮功臣。次年,年羹尧案发,在查抄年羹尧杭州住宅时发现了《西征随笔》一书。雍正帝憎恨汪景祺议论讥讽杀功臣事,但又不便发作;后终以其诗句中攻击康熙帝的地方,定为大不敬罪,并指为年羹尧同党。

雍和宫定名

雍和宫,清代的喇嘛寺,位于今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东侧。雍和宫的前身是雍亲王府,即雍正帝做亲王时的府第,创建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雍正帝在走进紫禁城之前,在这里渡过了他的大半生。他广结朝廷要员,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小集团,并加入了争夺皇位的斗争;他了解天下大势,明确了奋斗目标,以求登基后一展宏图;他也曾把自己打扮成“天下第一闲人”,不问功名荣辱,潜心学问,并把赏心悦目的文字辑录起来,编成《悦心集》一书。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他的王府中进行的。经常出入这里的一些“藩邸旧人”在他顺利登上皇帝宝座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雍正三年(1725)六月十三日,大学士们奏请将雍亲王府升格为宫殿,并要雍正帝亲定嘉名。于是雍正帝为自己的故居定名为“雍和宫”。雍正帝死后,还将其灵柩停放在宫内,并因此将宫内永佑殿、法轮殿等主要建筑改易黄瓦。后又奉其影像于永佑殿,从此成为清帝供奉祖先的影堂。乾隆九年(1744),正式改为喇嘛庙,大部分殿宇成为喇嘛诵经之所。从此雍和宫成为清代宗教活动的中心,承德的外八庙即归这里管辖。

安辑棚民

棚民指在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北、陕西、四川等地山区或丘陵地带居住的外来农民。他们因生活所迫,到异地谋生,或开山种地,或开炉铸铁,或当雇工,因系搭棚而居,故称“棚民”。棚民生活没有保障,故而迁徙不常,一些地方还曾发生过棚民的起义。因此,对棚民的逐渐增多,清政府极为重视。雍正二年(1724),户部尚书张廷玉反映浙江、江西的一些抢劫案与棚民有关,建议设法安辑棚民,把他们变为土著,编入保甲,由地方官严行管理,并通话棚民读书入学,以求得地方安宁。雍正帝令有关官员议处。雍正三年(1725)七月初六日,户部等衙门将两江总督查弼纳、浙闽总督觉罗满保关于安置浙江、福建、江西三省棚民的办法向雍正帝汇报,主要内容是:照现行的保甲之列,按户将棚民编审入册,责成山主、地主、保长、甲长对所管棚民进行担保;情愿编入土著者,准其编入,与土著一体当差;编册之后,续到者不得容留,有愿回本籍者,准其回籍;棚民入籍二十年以后,以愿参加文武生考试者允许参加,于额定人数之外酌量录取;凡棚民多至数百户或千户以上之地,添拨兵丁防守;棚民有窝匪奸盗等情,地方官及保甲长若失察、徇庇,则分别惩治。雍正帝批准了这一安置方法,并且取得了清政府满意的效果。雍正帝曾得意地说:“在昔棚民,何有近日光景!”雍正九年(1731)二月,清政府特定江西棚民入学之例,以笼络人心。

京畿营田

雍正三年(1725)夏,直隶大水成灾。清政府在赈济霸州、保定等七十二州县厅水灾饥民的同时,决定经营畿辅水利,兴办水利田,并派怡亲王允祥、大学士朱轼率员考察。同年(1726)十二月二十三日,允祥等将考察结果上报,并绘图进呈,同时陈述直隶水利营田事,建议设营田,拣干练河员督率。雍正帝大为赞赏,遂命允祥总理其事。随后,设立了营田水利府,下辖四个营田局,负责兴办直隶水利营田事。雍正四年(1726),朱轼又提出加速营田工程的建议;鼓励民人开垦,照亩积多寡,给予九品以上、五品以下顶戴;凡到水利府工程处效力的民人,可视其承包工程量之大小,录用为不民职务的官员;降革官员赴工程效力者,竣工之后可以开复;流徙以上罪犯效力者,准予减等。雍正帝批准了他的建议,于是自雍正五年(1727)起,京畿营田便大力开展起来。营田工程有两项,一为修治河道,疏浚建闸,一是营造水田。雍正帝还调来江南、浙江老农教授水田耕作技术。营田很快收到效果,当年,官私垦田八千多顷,每亩可收稻谷五至七石。对于京畿营田,雍正帝一直坚持,收效明显。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公元1698年历史年表 公元1698年历史大事 公元1698年大事记
下一篇:公元1756年历史年表 公元1756年历史大事 公元1756年大事记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