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元朝大臣张养浩?张养浩的个人成就
人物档案
姓名:张养浩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元朝
出生地:济南
出生时间:公元1270年
去世时间:公元1329年
职业:散曲家
信仰:儒家
代表作品:《山坡羊·潼关怀古》、《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生活年代:元代
字号:希孟、云庄
张养浩是元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为六朝重臣,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大一个篇章。通常人们了解到张养浩这个人都是在历史书中,但因为历史书通常都十分的正,所以大家对张养浩这个人的认识并不十分具体。今天小编要带大家深入了解张养浩这个人,使他这个人物形象不仅仅只是书中的一个名字。
张养浩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两方面的成就都十分的高。但是这些成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张养浩努力得来的。
张养浩因为父亲从商,家中小有资产的原因,自幼开始读书。在他几岁的时候,就已经无需父母督促,勤奋学习了,是别人家孩子的典型代表。孩子幼年时对这个世界,总是充满了好奇心,所以根本坐不住。读书的时候,大多数都要大人督促。但是张养浩却不是如此,他小小年纪就很爱学习,甚至因为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而忘记时间,彻夜读书。父母甚至因此而担心他累坏了身体,不允许他夜晚读书。就算这样,他一样偷偷学习。
三岁看老,小小年纪的一些事迹就可以看出孩子的品质。张养浩是一个正直的人,七岁的时候他的外祖父从济南迁到江南。他和母亲去送行,偶然间捡到了别人掉下的财物。失主已经走远,张养浩仍然追上去将东西交还给失主。
张养浩是个清廉正直的好官。张养浩晚年的时候,陕西大旱,朝廷任命其为陕西行台中丞。当时久居在家,朝廷七召不出的张养浩,听到这个调令之后,当即赴任。沿途中遇到灾民就赈济,遇到去世的人就帮助入土为安。任上一直兢兢业业工作,致力于灾后恢复。为了工作连家也不回,一直住在官府中。张养浩享年六十岁,去世就是因为过度劳累而生疾,因病去世。
张养浩个人成就,分两个方面,政治上的和文学上的。政治上,张养浩推动恢复了元朝的科举制度,帮助国家选拔有用人才,使得天下的读书人得以有了归处。“关中大旱,饥民相食”之时,张养浩临危受命,前往陕西赈灾,解决灾后各个难题。编写《三事忠告》,留下其一生为官思想,特别是清正为民的思想,影响了后来许多封建官员。
文学上,张养浩既是著名的散曲大家,同时也是诗文名家。他是元朝散曲名家,留下了名为《云庄闲居自适小乐府》的散曲集结。除了散曲,在诗歌方面成就也很高,可以与“元诗四大家”媲美,留有《归田类稿》四十卷,现今存世二十四卷。
苏天爵在《七聘堂记》中赞张养浩:“执法牧民为贤令,入馆阁则曰名流,司台谏则称骨鲠,历省台则号能臣,是诚一代之伟人欤!”
相关文章
-
刘伯温的主要成就
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刘基辅佐 ... -
徐达北伐为什么一年就消灭元朝
徐达北伐是灭元战争中一次非常成功的典型,它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最终的胜利,而是他们的战 ... -
明中期将领杨洪简介 杨洪人物结局
杨洪是明朝名将,生于公元1381年,去世于公元11451年,为庐州合肥苗族人,字宗道,父亲杨璟 ... -
孟尝君是个好人还是坏人?历史上为何会说他是一个小人?
每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们都会在历史上留下或浅或深的痕迹,他们曾经做过的事情,后人们都会 ... -
苏秦为何要死间齐国?齐闵王是如何知道苏秦是死间的事?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帛书中记载了苏秦的书信和谈话,从中我们认识到了一个和 ...
相关推荐
-
刘伯温的主要成就
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刘基辅佐 ... -
徐达北伐为什么一年就消灭元朝
徐达北伐是灭元战争中一次非常成功的典型,它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最终的胜利,而是他们的战 ... -
明中期将领杨洪简介 杨洪人物结局
杨洪是明朝名将,生于公元1381年,去世于公元11451年,为庐州合肥苗族人,字宗道,父亲杨璟 ... -
孟尝君是个好人还是坏人?历史上为何会说他是一个小人?
每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们都会在历史上留下或浅或深的痕迹,他们曾经做过的事情,后人们都会 ... -
苏秦为何要死间齐国?齐闵王是如何知道苏秦是死间的事?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帛书中记载了苏秦的书信和谈话,从中我们认识到了一个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