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唐武宗李炎震慑神策军
会昌二年(842年)四月,宦官首领仇士良见李炎日益亲重宰相李德裕,非常恐惧,便散布流言蜚语,称“宰相作赦书,要削减禁军衣粮和马草料等费用”,欲以此激怒禁军闹事。李德裕闻讯后,立即向李炎面奏此事。李炎派使者到神策军去宣布御旨:“赦令是朕的意思,一切都是朕的安排,无关宰相之事,你们敢这样?”将士们被震慑住了,恢复了平静。仇士良惶惑不自安。
《新唐书》卷207《仇士良传》:帝明断,虽士良有援立功,内实嫌之,阳示尊宠。李德裕得君,士良愈恐。会昌二年,上尊号,士良宣言"宰相作赦书,减禁军缣粮刍菽"以摇怨,语两军曰:"审有是,楼前可争。"德裕以白帝,命使者谕神策军曰:"赦令自朕意,宰相何豫?尔渠敢是?"士乃怗然。士良惶惑不自安。
李炎在位期间,任用宰相李德裕,在执政期间,中书省的职能作用发挥较好,因而宦官的势力被削弱了。会昌二年(842年),宦官首领仇士良煽动神策军声讨宰相,其阴谋被挫败后,李炎没有乘势对他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而是将他提升为观军容使,领神策左、右二军。
名义上得到了升迁,实则却被剥夺了对禁军的控制权。仇士良明白李炎对他的态度,知道自己的处境不妙,以退为进,以身体有疾提出了辞职。李炎顺水推舟,同意了他的辞呈,将他改任为内侍监。基于大势已去,仇士良被迫致仕。退职不久后,就在自己的府邸死去。会昌三年(843年),李炎派人以贪渎罪为由在仇士良家中检查,发现几千件兵器。于是,李炎下诏,削除仇士良的官爵,籍没其家。
《新唐书》卷207《仇士良传》:死之明年,有发其家藏兵数千物,诏削官爵,籍其家。
神策军
是唐朝中后期中央北衙禁军的主力。原为西北的戍边军队,后进入京师成为唐王朝的最重要禁军,负责保卫京师和戍卫宫廷以及行征伐事,为唐廷直接控制的主要武装力量,是唐朝维持统治的最重要的军事支柱。从天宝十三载(754年)哥舒翰在磨环川设立开始计算,到天复三年(903年)被正式废除,一共经历了149年的历史。
神策军的领导权握在宦官手中,这样就使得神策军与宦官集团发生了极其密切的联系。自唐穆宗以后,天子多受制于宦官。穆宗以后共有九帝,其中,除敬宗、哀帝外,其余均为宦官所立。宦官集团之所以能掌握皇帝的生、死、废立大权,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掌握神策军兵权,以神策军为工具控制皇权。
唐穆宗以后,神策军渐渐腐化,战斗力下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成为某些藩镇发动叛乱的借口。唐朝末年,藩镇势力屡次进犯京师,常以剪除宦官为口号,而这时的神策军将吏大都卷入宦官集团中去。由于穆宗以后,神策军很少外出征战,军纪日益败坏。其普通军士也非当年善战的边兵,多以工商富豪子弟充任,不堪一战。
相关文章
-
唐朝中兴之主唐武宗和唐宣宗哪一个更厉害
晚唐时期,唐宪宗死后,唐朝曾接连出现过两位中兴之主,一位是唐武宗李炎,另一位则是唐宣宗 ... -
唐武宗李炎死后葬在哪里
李炎是唐朝自太宗、宪宗、穆宗之后,又一位因为服食仙丹妙药而死的皇帝。八月,获谥号为至道 ... -
唐武宗治世会昌中兴
会昌中兴,是唐武宗在位期间的治世。武宗在宦官仇士良的拥立下,经过派系斗争而继位。由于拥 ... -
唐武宗有消灭藩镇的机会为什么没那么做
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军权不能收归中央,这样是唐朝动乱后来灭亡的重大原因,其实唐武宗 ... -
唐武宗李炎与李德裕,为何会成为晚唐最具威力的组合?
公元850年,唐宣宗大中三年,在当时唐王朝的南疆崖州,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在阵阵叹息声中离 ...
相关推荐
-
唐朝中兴之主唐武宗和唐宣宗哪一个更厉害
晚唐时期,唐宪宗死后,唐朝曾接连出现过两位中兴之主,一位是唐武宗李炎,另一位则是唐宣宗 ... -
唐武宗李炎死后葬在哪里
李炎是唐朝自太宗、宪宗、穆宗之后,又一位因为服食仙丹妙药而死的皇帝。八月,获谥号为至道 ... -
唐武宗治世会昌中兴
会昌中兴,是唐武宗在位期间的治世。武宗在宦官仇士良的拥立下,经过派系斗争而继位。由于拥 ... -
唐武宗有消灭藩镇的机会为什么没那么做
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军权不能收归中央,这样是唐朝动乱后来灭亡的重大原因,其实唐武宗 ... -
唐武宗李炎与李德裕,为何会成为晚唐最具威力的组合?
公元850年,唐宣宗大中三年,在当时唐王朝的南疆崖州,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在阵阵叹息声中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