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刘墉做官后期为什么变得圆滑世故

日期:2021-09-26   来源:网络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刘墉升任直隶总督、协办大学士,兼理国子监事务。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任职玉牒馆副总裁。但在此后数年里,刘墉不断犯错,官声渐不及从前,并多次受到皇帝责备。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初,刘墉因为漏泄与皇帝关于嵇璜、曹文埴的谈话内容而受到申饬,被罢免了协办大学士。八月,乾隆委托刘墉主持祭拜文庙,却因没有按规定行一揖之礼受到太常寺卿德保的参劾。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夏,刘墉兼理国子监期间发生乡试考生馈送堂官的贿赂案,被御史祝德麟弹劾,刘墉受到处分。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四月,上书房的皇子、师傅们久不到书房,刘墉做为总师傅而不予纠正,被降职为吏部侍郎。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刘墉担任当年会试主考官,却安排失当阅卷草率,导致违制与不合格的卷子很多。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迁内阁学士,任吏部尚书。

嘉庆二年(1797年)三月,刘墉被授予体仁阁大学士,但被太上皇(乾隆)指责向来不肯真心实意做事,干活懒散,并称是因为没有其他人选,所以提拔刘墉。五月,刘墉奉旨偕同尚书庆桂到山东办案,察看黄河决口的情况,刘墉上书请求在决口处筑坝,下游疏导分流,朝廷采纳了意见。

刘墉在为官后期总是不断犯错,招惹乾隆不少责骂。有一段时间京城下雨,上书房教皇子读书的师傅们一连几天没有开课,而上书房的总师傅是刘墉,乾隆知道后很是生气,说刘墉失责,并降了他的职;后来他担任会试主考官,因为安排草率,阅卷的时候不注意细看,导致出现很多不合格的试卷,又是一则典型的“主考官失责”,自然更不受待见。

一连串的事件使刘墉失去被授予大学士的机会,直到后来才被授予体仁阁大学士,刘墉一生从未进入军机处,更没有接触到皇权政治权力中心,后世称刘墉为宰相,多半不大合适。在这里我们要说明的是,清朝并没有宰相这个职务,之所以有“宰相刘罗锅”的说法,是因为刘墉的最高职务相当于明朝以前宰相的职务。

刘墉为官前后差别很大,所犯的错误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不至于被皇帝砍头,但却经常遭受皇帝责骂。刘墉之所从刚正不阿到糊里糊涂,原因在于那些平庸糊涂,不会功高盖主的人更能得到乾隆喜欢。刘墉正是看透这一点,因此宁愿表现得糊涂一些,最起码可以求得自保。当然这种思想在我们今天看来是要不得的,这种“老好人”的官员是不可能为百姓谋福祉的,但是在刘墉那个时代,面对乾隆这样的君主,刘墉有时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刘墉是怎么死的
下一篇:刘墉与乾隆是什么关系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