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欧阳询生平简介
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唐朝著名书法家,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他的楷书有“楷书极则”之誉,成为后来学习书法者经常模仿的对象。
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所撰写的《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中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少年流离
欧阳询祖父欧阳頠历任使持节、都督衡州诸军事、安南将军、征南大将军等要职。欧阳询的父亲欧阳纥20岁随父从军,骁勇善战,后来子承父业,任都督交、广等十九州诸军事,广州刺史等职。陈宣帝太建元年(569年),皇帝因猜疑其怀有二心拜其为左卫将军。
欧阳纥于是据广州起兵反叛,第二年春兵败被擒,举家上下仅欧阳询一人因逃匿而豁免,其余悉数被杀。此时欧阳询年仅13岁,此后两月,皇太后驾崩,大赦天下,欧阳询因此而免死,逃过一劫,并被父亲生前好友江总收养。欧阳询随养父20余年,长居建康(今江苏南京)。
官场生涯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欧阳询任太常博士。
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宇文化及自称天子,欧阳询作为朝臣亦被他掳持。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窦建德攻破聊城,欧阳询被夏国留用,授予太常卿一职。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秦王李世民大破窦建德于虎牢,平定河北,欧阳询又一次死里逃生,后来因为他在隋朝时与高祖李渊交情甚厚,所以被授予侍中一职,当时年已65岁。
在大唐盛世他累迁银青光禄大夫、给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故也称为“欧阳率更”。
应召修书
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欧阳询应诏与人主持编撰《艺文类聚》。七年书成,询撰序言。全书凡100卷,分48部。此书征引古籍达1400馀种,这些古籍后来大多散佚。赖《艺术类聚》保存诸书许多重要内容。
贞观年间(626年-649年)欧阳询以80多岁的高龄逝世。
主要成就
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中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书法理论
传授诀
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轻重,凝神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匀,八边俱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敧正。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当枯形,复不可肥,肥即质浊。细详缓临,自然备体,此是最要妙处。贞观六年七月十二日,询书付善奴授诀。
八诀
所创“欧阳询八诀”书法理论,具有独到见解。对明代人李淳的八十四法,清代人黄自元结构92法的著述,均有启示。
相关文章
-
唐肃宗李亨迎奉佛骨
为了平定战乱,李亨求助于盛行于世的佛法。至德二载(757年)官军收复两京,李亨回到长安,谈 ... -
唐中宗李显养女金城公主简介
金城公主(698年—739年),本名李奴奴,唐朝和亲公主,唐中宗李显养女,生父为邠王李守礼。 ... -
唐中宗的第六女成安公主简介
成安公主,唐朝公主,姓李,字季姜。她是唐中宗的第六女,庶出。嫁给了韦后的堂侄韦捷。公主 ... -
永泰公主李仙蕙生平介绍
李仙蕙(684年-701年10月9日),字秾辉,唐京师长安人(今陕西西安),唐中宗李显第七女。久 ... -
唐中宗李显之女永寿公主简介
永寿公主,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中宗李显之女,母为韦皇后。初封永 ...
相关推荐
-
唐肃宗李亨迎奉佛骨
为了平定战乱,李亨求助于盛行于世的佛法。至德二载(757年)官军收复两京,李亨回到长安,谈 ... -
唐中宗李显养女金城公主简介
金城公主(698年—739年),本名李奴奴,唐朝和亲公主,唐中宗李显养女,生父为邠王李守礼。 ... -
唐中宗的第六女成安公主简介
成安公主,唐朝公主,姓李,字季姜。她是唐中宗的第六女,庶出。嫁给了韦后的堂侄韦捷。公主 ... -
永泰公主李仙蕙生平介绍
李仙蕙(684年-701年10月9日),字秾辉,唐京师长安人(今陕西西安),唐中宗李显第七女。久 ... -
唐中宗李显之女永寿公主简介
永寿公主,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时期公主,唐中宗李显之女,母为韦皇后。初封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