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卢绾背叛刘邦的原因
卢绾确实背叛了刘邦,而他背叛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太了解刘邦的性格了。卢绾不但是沛郡丰邑人,而且还和刘邦同一天生日,作为刘邦同乡好友的他在刘邦做泗水亭长时就常随其左右。虽然在整个楚汉战争之中,他没有立下啥功劳,但刘邦还是封他做了燕王。
如果没有封燕王,大概卢绾是不会投靠匈奴的,但就是做了这个燕王,使得他选择走到了刘邦的对立面。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刘邦建汉之后,就马不停蹄地去收拾此前不得已封的异姓王,在卢绾封王之前,已经干掉好几个了。卢绾在波谲云诡的汉初政局里,说是个小人物,他确实没啥影响力,但要说是个大人物,那么刘邦也确实信任他。可信任也架不住他是燕王啊,也是个异姓王,所以他也很恐惧,哪天刘邦的屠刀会不会落到自己的头上。
当然,这时候他还没有把这种恐惧表现出来,依然是刘邦的好兄弟。
汉十一年秋(前196年9月),刘邦亲自带兵去邯郸攻打被逼反的陈豨。陈豨并不是异姓王,只是列候,但他以赵国国相的身份督统赵国、代国的边防部队。
陈豨其实没什么野心,也不可能造反,但他性格比较好,屈己待人,因此宾客众多,加上他独自在外带兵好几年,由此便引起了刘邦的警惕。
汉高祖十年(前197)七月,刘邦借助父亲去世派人召陈豨进京,却被陈豨以病重为理由给推脱了,想来他也是发现刘邦对自己的猜忌而吓得不敢进京。
于是刘邦发兵了,作为亲信的卢绾自然会极力配合他从燕国方向发起进攻。见势不妙的陈豨派亲信王黄去匈奴请外援。审时度势的卢绾为防止匈奴出兵,也派出自己的使者张胜去匈奴,并交代“就说陈豨的军队已经被我们打垮了”这样的话,迫使匈奴不敢贸然增援。
然而,张胜到了匈奴竟然见到在此避难的原燕王臧荼的儿子,臧荼的儿子对张胜说,你在燕国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你了解匈奴的情况。刘邦先与你们打陈豨,等他把陈豨消灭之后,就会回过头来收拾你们燕国了。如果聪明的话,就按兵不动,并暗地里与匈奴联合,给自己留条后路,岂不是更好?
前思后想的张胜觉得似乎是那么一回事,于是不但没有阻挠匈奴出兵,还要求匈奴帮陈豨去打燕国。此时怀疑张胜可能已经叛变的卢绾还建议刘邦逮捕张胜。
当回到燕国后的张胜将自己叛变的原委讲述一番后,卢绾选择在刘邦面前给张胜圆谎,并且还找了几个替死鬼。
此外,卢绾还积极帮助陈豨长期流亡国外,后来投靠刘邦的陈豨副将把卢绾等人给供出来,于是非常害怕的卢绾就带着一家老小逃到了匈奴。
卢绾跟刘邦既是世交,又是发小,彼此之间经历了许多患难,按道理来说,他对刘邦的感情是很深厚的,不容易被撼动。但为何听了张胜的话后就立即变节了呢?
其实,卢绾的危机意识从取代燕王之后就已经产生了。他非常了解刘邦,从韩信、彭越等人的不幸遭遇中,他看到了刘邦铲除异姓王的决心,头上顶着燕王王冠的他,只是想要保住自己的性命而已。
当然,卢绾也不算彻底背叛刘邦,因为他并没有经营燕国来抵抗刘邦,而是听说自己安排后路的消息被刘邦获知后,立即就逃跑去匈奴了。他还打算等刘邦病好了之后请罪呢,然而,刘邦病再没有好起来,最终他也只能彻底投降了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