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刘邦笼络人心的方法
布衣将相是汉朝建立初期所呈现的景象,满朝文武大臣很多都是平民出身,包括汉高祖刘邦都是亭长出身。刘邦的亭长在当时也算不上是显贵家族,与平民也没有什么两样,那么一介布衣刘邦是如何笼络人心,击败诸侯贵族,从而夺得天下的?
第一,刘邦知人善用。第二,刘邦从不吝啬赏赐。
没错,开创时代的豪杰必须要会笼络人心。不管一个人的个人能力有多厉害,他也无法单枪匹马的建功立业。古今成大事者,哪个不是以集团为单位?作为集团的领袖人物,不需要你战场上有多能打,也不需要你脑袋绝顶聪明,但你必须要会收买人心。
刘邦出身市井,很多人都将刘邦称为“无赖皇帝”。对于普通人来说,无赖确实很惹人烦。但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无赖”往往更容易建功立业。刘邦是个“无赖”,但他绝不是一个心无大志的无赖。
刘邦从小就崇拜的偶像是信陵君魏无忌,他渴望成为像魏无忌那样的人,手下招揽上千的门客,然后一起干一番大事业。后来魏无忌死了,有个叫张耳的人曾当过魏无忌的门客,于是刘邦就投奔到张耳的手下。
不管是刘邦的偶像信陵君还是张耳,两个人都是笼络人心的好手,刘邦自然也耳濡目染学到了很多。
后来事实证明,刘邦确实聚集了很多能人。在当时的乱世,群雄将起,但凡是自诩有能耐的都想建功立业。但成王败寇,当王就要承担风险,于是很多人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当谋士,当将军。而刘邦从来不怕承担风险,风险越大,回报就越大。
比起刘邦的死对头项羽,天下能士更愿意加入刘邦麾下。刘邦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甚至还说过“三个吾不如”。
刘邦懂得放权,能够排除亲近之人的干扰,大胆采用陈平的计谋。同时刘邦从来不吝啬赏赐,凡事立功的,就会有相应的奖励。
除了帐下人才辈出,出身平民的刘邦对黎民百姓十分的了解,经历了秦国多年的暴政,天下百姓需要一个仁慈的君主来统治,于是刘邦每占领一个地方都施以仁政,自然刘邦就得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刘邦的成功并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