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长孙皇后的家世出身
文德皇后长孙氏(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鲜卑族,祖籍洛阳,小字观音婢,其名于史无载。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唐太宗皇后,唐高宗之母。
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十三岁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秦王妃。
武德长孙皇后于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出生,祖籍洛阳(今河南洛阳)。长孙氏的父亲长孙晟是右骁卫将军,母亲高氏是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长孙一族因是北魏宗室之长,在孝文帝改革时,赐姓长孙。长孙家族作为皇族宗室,从北魏至隋以来能人辈出,可谓“门传钟鼎,家世山河”。
《新唐书●长孙皇后传》: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河南洛阳人。其先魏拓拔氏,后为宗室长,因号长孙。高祖稚,大丞相、冯翊王。曾祖裕,平原公。祖兕,左将军。父晟,字季,涉书史,趫鸷晓兵,仕隋为右骁卫将军。
长孙氏的父亲长孙晟有一箭双雕的美誉,且在军事外交上也颇有建树。
《北史●卷二十二●列传第十》:晟字季晟,性通敏,略涉书记,善弹工射,矫捷过人。年十八,仕周为司卫上士。初未知名,唯隋文帝一见深异焉,谓曰:“长孙武艺逸群,又多奇略。后之名将,非此子邪?”及突厥摄图请婚,周以赵王招女妻之。周与摄图各相夸竞,妙选骁勇以充使者,因遣晟副汝南公宇文神庆送千金公主至其牙。前后使人数十辈,摄图多不礼之,独爱晟,每共游猎,留之竟岁。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玃,遂一发双贯焉。摄图喜,命诸子弟贵人皆相亲友,冀昵近之,以学弹射。其弟处罗侯号突利设,尤得众心,为摄图所忌,密托心腹,阴与晟盟。晟与之游猎,因察山川形势,部众强弱。皆尽知之。还,拜奉车都尉。
长孙晟长期处理隋与突厥的关系,曾使计分化突厥,对突厥分裂有极大贡献。突厥之内,对长孙晟非常敬畏,听闻他的弓声,认为是霹雳,见到他骑马,认为是闪电。
《隋书●长孙晟传》 :有突厥达官来降,时亦预坐,说言突厥之内,大畏长孙总管,闻其弓声,谓为霹雳,见其走马, 称为闪电。王笑曰:“将军震怒,威行域外,遂与雷霆为比,一何壮哉!”
因此,长孙晟家得到霹雳堂的称呼。长孙氏就是这样一位出身贵族世家的名将之女。
相关文章
-
长孙皇后父亲死后是谁把她赶出家门
长孙安业,字安业,河南洛阳人,鲜卑族。隋朝名将长孙晟第三子,长孙皇后异母兄。嗜酒如命, ... -
长孙无忌生平介绍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唐朝初期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儿子, ... -
长孙皇后为什么被舅舅养大
长孙皇后和哥哥长孙无忌的父亲早亡,被异母兄赶出家门,后来被舅舅高士廉收养,下面一起看看 ... -
长孙皇后的父亲是谁
长孙皇后的父亲是长孙晟。河南洛阳人,北周、隋朝时期的武臣,著名外交家,北魏上党文宣王长 ... -
为什么说贞观之治有长孙皇后一半功劳
唐太宗的妻子长孙皇后,是一位奇女子,被评价为时一代贤后,还有人说贞观之治有她一半的功劳 ...
相关推荐
-
长孙皇后父亲死后是谁把她赶出家门
长孙安业,字安业,河南洛阳人,鲜卑族。隋朝名将长孙晟第三子,长孙皇后异母兄。嗜酒如命, ... -
长孙无忌生平介绍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唐朝初期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儿子, ... -
长孙皇后为什么被舅舅养大
长孙皇后和哥哥长孙无忌的父亲早亡,被异母兄赶出家门,后来被舅舅高士廉收养,下面一起看看 ... -
长孙皇后的父亲是谁
长孙皇后的父亲是长孙晟。河南洛阳人,北周、隋朝时期的武臣,著名外交家,北魏上党文宣王长 ... -
为什么说贞观之治有长孙皇后一半功劳
唐太宗的妻子长孙皇后,是一位奇女子,被评价为时一代贤后,还有人说贞观之治有她一半的功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