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朱棣为什么让朱高炽监国
永乐六年(1408年)八月,明成祖认为:“统御之初,己升北平为北京,今四海清宁,万民安业,国家无事,省方维时,将以明年二月巡幸北京,命皇太子监国。”
随后其与永乐七年(1409年)二月北上,命皇太子朱高炽监国,命吏部尚书兼詹事蹇义、兵部尚书兼詹事金忠、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侍读黄淮、左谕德兼翰林侍讲杨士奇辅助监国。随后于经过了近一年的准备,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至七月,明成祖第一次亲征蒙古。十一月,朱棣返回京师,太子监国期结束。
《明史·卷六·成祖本纪二》:冬十月丁酉,发北京。是月,倭寇福州。十一月甲戌,至京师。
此次监国时间为一年又十个月。朱棣在第一次命太子监国前,召集金忠、蹇义、黄淮、杨士奇等四人称:“居守事重,今文臣中留汝四人辅导监国,若唐太宗简辅监国必付房玄龄等。汝宜识朕此意,敬恭无怠。”巧角保这些大臣能够纠正朱高炽施政中的错误,保证正常的政治秩序得以施行。
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朱棣第二次巡幸北京。命皇太子朱高炽监国,皇太孙朱瞻基随行,又命兵部尚书金忠、学士黄淮、谕德杨士奇、洗马杨溥辅助皇太子监国。永乐十二年(1414年)三月至六月,朱棣第二次亲征蒙古。九月,朱棣回到南京。这次监国时间长达一年又九个月。
永乐十五年(1417年)三月,朱棣第三次巡幸北京,命朱高炽监国,《明史·卷七·本纪第七·成祖三》:壬子,北巡,发京师,皇太子监国。,命尚书蹇义、谕德杨士奇、侍读兼赞善梁潜辅皇太子监国。由于北京宫殿基本修缮完毕,因此明成祖抵达北京后遂再未返回南京,并决定自永乐十九年(1421年)起改北京为京师。
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朱棣将朱高炽及群臣迁至北京。这次监国时间长达三年又十个月。永乐二十年(1422年)三月至九月,朱棣第三次亲征蒙古。在此期间由皇太子朱高炽监国,由蹇义、杨士奇辅太子监国。时间为七个月。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七月至十一月,朱棣第四次亲征蒙古。命杨士奇等人辅太子监国。时间为四个月。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四月至七月,朱棣第五次亲征蒙古。七月,朱棣去世于榆木川。出发前命杨士奇辅太子监国。时间为四个月。《明史·卷七·本纪第七·成祖三》:(永乐二十二年)夏四月戊申,皇太子监国。己酉,发京师。
相关文章
-
建文帝拥有优势为什么在靖难之役败给朱棣
在明朝,就发生了中央朝廷拥有巨大优势,却在镇压藩王造反的战争中屡屡处于劣势,并最终被地 ... -
朱棣为什么杀茅大芳
茅大芳名誧,以字行。扬州泰兴人。他博学能诗,年少知名,有人写诗说:“陆机此日能为赋,贾 ... -
朱棣为什么要杀侯泰
侯泰,明顺德府南和县城人。府学贡生,历官礼部员外郎、刑部左侍郎、刑部尚书,官阶正二品。 ... -
靖难之役后黄观为什么投河自尽
黄观,字澜伯,又字尚宾,早年从许姓,明洪武二十九年恢复黄姓。池州府贵池县清江金墩人。 ... -
朱棣登基后为什么要杀陈继之
陈继之,明朝建文二年(1400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上疏僧人占田过多,“以江南僧道多占腴 ...
相关推荐
-
建文帝拥有优势为什么在靖难之役败给朱棣
在明朝,就发生了中央朝廷拥有巨大优势,却在镇压藩王造反的战争中屡屡处于劣势,并最终被地 ... -
朱棣为什么杀茅大芳
茅大芳名誧,以字行。扬州泰兴人。他博学能诗,年少知名,有人写诗说:“陆机此日能为赋,贾 ... -
朱棣为什么要杀侯泰
侯泰,明顺德府南和县城人。府学贡生,历官礼部员外郎、刑部左侍郎、刑部尚书,官阶正二品。 ... -
靖难之役后黄观为什么投河自尽
黄观,字澜伯,又字尚宾,早年从许姓,明洪武二十九年恢复黄姓。池州府贵池县清江金墩人。 ... -
朱棣登基后为什么要杀陈继之
陈继之,明朝建文二年(1400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上疏僧人占田过多,“以江南僧道多占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