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明朝靖难功臣张玉结局是什么
《山河月明》中,张玉字世美,深受燕王朱棣器重。朱允炆下令削藩,惹恼了身为叔叔的朱棣。就在这对皇家叔侄闹翻后,世美为朱棣领兵打仗,立下了赫赫战功。那么张玉张世美的结局是什么?
据悉,《山河月明》世美结局是死于战争。一开始,这个角色效忠于元末大将王保保,也就是海别公主的父亲。明朝大将蓝玉杀死海别的母亲,将海别囚禁。世美趁乱解开绑住海别的绳子,想带着海别去见王保保。明军追捕了一路,最终将他们团团围住,让他们失去了自由。
朱棣为海别说话,让海别得到了公主应有的待遇,自己却挨了一顿板子。海别让世美记住朱棣,以后找机会报答。朱棣养伤那段时间,故意拿话激海别,曾经惹得世美不满。谁能想到,到了后来,朱棣和世美能相处的那么和谐。
海别和世美的关系就不说了。有一日,世美找到了朱棣,希望朱棣让他见海别一面。朱棣爽快答应,赢得了世美的好感。自从见过了海别公主,世美就转变阵营,跟在了朱棣身边,为朱棣鞍前马后。朱棣向世美请教军事问题。世美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王保保的治军策略全部告诉了朱棣。
朱允炆当皇帝后,开始对付自己的亲叔叔。朱棣听了谋臣的劝说,决定反了朱允炆。世美为朱棣征战沙场,年纪轻轻就去世。所谓士为知己者死。
历史上,朱棣身边的确有一位字世美的将领。就在他死后,朱棣对他的后代十分宽厚,他的长子封了国公,其他儿子也风光一时。
历史原型张玉
张玉(1343年-1401年),字世美,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明朝靖难名将。
张玉原为元朝枢密知院,后投降明朝,累功至燕山左护卫指挥佥事,隶属朱棣麾下。他在靖难之役期间,夺取北平九门,升任都指挥佥事,并担任燕军先锋,大败南军主帅耿炳文。后为燕军中军主将,在郑村坝、白沟河两次击败李景隆。
建文二年十二月(1401年1月),张玉参加东昌之战,为救朱棣,闯入敌军阵中,力竭战死。永乐年间追封荣国公,谥忠显。洪熙年间又进河间王,改谥忠武。
1401年1月,燕军进攻东昌(今山东聊城),与历城侯盛庸相遇。当时,盛庸背城列阵。朱棣率军冲击南军左翼,后又冲其中坚,结果被盛庸重重包围。
张玉、朱能分兵两路,率部相救。朱棣与朱能会合,乘机突围而出。张玉不知朱棣已被救出,仍在阵中冲杀,格杀数十人,最终伤重力竭而死,时年五十八岁。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攻入南京,即位为帝,是为明成祖,追赠张玉为都指挥同知。同年九月,张玉又被追赠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荣国公,谥号忠显。
洪熙元年(1425年)三月,张玉被加封为河间王,改谥忠武,并得到“配享太庙”的殊荣,与东平王朱能、金乡侯王真、荣国公姚广孝一同附祭于成祖庙廷。
相关文章
-
靖难之役中建文帝为什么不逃去南方
1402年6月,朱棣率领的燕军攻破金陵,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不见了踪影。有人说他自焚,也 ... -
靖难之役后朱允炆下落之谜
燕军进入南京后,朱允炆在皇宫放火,朱允炆本人不知所终;此后其下落成为谜团。 ... -
建文帝拥有优势为什么在靖难之役败给朱棣
在明朝,就发生了中央朝廷拥有巨大优势,却在镇压藩王造反的战争中屡屡处于劣势,并最终被地 ... -
朱棣为什么要杀侯泰
侯泰,明顺德府南和县城人。府学贡生,历官礼部员外郎、刑部左侍郎、刑部尚书,官阶正二品。 ... -
靖难之役后黄观为什么投河自尽
黄观,字澜伯,又字尚宾,早年从许姓,明洪武二十九年恢复黄姓。池州府贵池县清江金墩人。 ...
相关推荐
-
靖难之役中建文帝为什么不逃去南方
1402年6月,朱棣率领的燕军攻破金陵,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不见了踪影。有人说他自焚,也 ... -
靖难之役后朱允炆下落之谜
燕军进入南京后,朱允炆在皇宫放火,朱允炆本人不知所终;此后其下落成为谜团。 ... -
建文帝拥有优势为什么在靖难之役败给朱棣
在明朝,就发生了中央朝廷拥有巨大优势,却在镇压藩王造反的战争中屡屡处于劣势,并最终被地 ... -
朱棣为什么要杀侯泰
侯泰,明顺德府南和县城人。府学贡生,历官礼部员外郎、刑部左侍郎、刑部尚书,官阶正二品。 ... -
靖难之役后黄观为什么投河自尽
黄观,字澜伯,又字尚宾,早年从许姓,明洪武二十九年恢复黄姓。池州府贵池县清江金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