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朱棣起兵靖难的时候其他藩王在干什么
朱棣造反是经过长期酝酿的一次兵变,主要的原因是朱棣不服朱允炆,导火索是朱允炆削藩。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以后就恢复了汉朝大封亲王的做法,历史上只有一个汉高祖刘邦和朱元璋的出身如此低微,所以朱元璋很多时候都以刘邦为榜样,在大封藩王这件事情上也是学习刘邦。
朱元璋先后分封了24个儿子和1个孙子为藩王,驻守在各地。第一代藩王的能力素质都比较高,很多都是朱元璋亲自教导的,或者宴请名师教育的,这些人就任藩王以后都还能够胜任。这对朱元璋来说是很好的消息,说明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于是坚定了封王的决心。
朱元璋本身对长子朱标是非常看重的,请来名师进行教育,自己也言传身教,给朱标传授治国理政的经验,这使朱标成长很快,但是不幸的是,朱标在朱元璋之前就病死了。这一下,让朱元璋的传位计划落空了。
朱元璋虽然很难过,但是还要继续重新立储,最后确定立朱标的长子朱允炆,这对朱棣是个很沉重的打击,他本想朱标死了,自己就有希望了,不料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朱元璋为了防止朝臣弄权,规定藩王可以疑问中央捉拿奸臣,必要时候可以奉天子“密诏”靖难,同时为了防止藩王作乱,也允许后世皇帝削藩。当时朱元璋分封的诸王中秦王、晋王和燕王的实力最大。
建文帝即位以后,立即开始削藩,先后废掉或者杀掉了周王、代王、齐王、湘王,还把燕王朱棣的精锐骑兵调走,准备对朱棣下手。朱棣听取了姚广孝的建议杀死了朱允炆派来逮捕朱棣的官员,以“清君侧,靖内难”的名义起兵造反。
这时候在明王朝内部就开始分化了,朱允炆和朱棣是对立的两派,其余诸王特别是其中的实力派是双方争取的对象,但是这些藩王也知道这次事件是因为削藩引起的,如果支持建文帝,镇压了朱棣,那自己也不会有好结果,所以公开支持建文帝的就两个——辽王和谷王。
而暗中支持朱棣的就比较多了,那些被废的王——周王、代王、齐王、岷王——全都支持朱棣。
朱棣知道宁王手下有一支精锐骑兵——朵颜三卫,宁王还在朱棣和朱允炆之间犹豫不定。于是朱棣就亲自去见宁王,见到宁王以后,朱棣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自己的苦衷,要求宁王给自己说情,自己这样做都是被逼的。
宁王失去了警惕性,此时和朱棣一起来的人早就把朵颜三卫的人收买了。几天后,宁王在城外给朱棣饯行,突然伏兵四起,朵颜三卫也归顺燕王了。宁王被劫持,被迫支持燕王了。朱棣也得到了8万精锐骑兵。
秦王和晋王都已经到第二代了,他们的实力也不弱,所以对建文帝持支持态度,但是也没有挽回建文帝的败局。就这样,朱棣打到了南京,夺取了政权。朱元璋当年定下的分封诸王,夹辅中央的政策没有效果,反而引发了内乱。
相关文章
-
建文帝拥有优势为什么在靖难之役败给朱棣
在明朝,就发生了中央朝廷拥有巨大优势,却在镇压藩王造反的战争中屡屡处于劣势,并最终被地 ... -
朱棣为什么杀茅大芳
茅大芳名誧,以字行。扬州泰兴人。他博学能诗,年少知名,有人写诗说:“陆机此日能为赋,贾 ... -
朱棣为什么要杀侯泰
侯泰,明顺德府南和县城人。府学贡生,历官礼部员外郎、刑部左侍郎、刑部尚书,官阶正二品。 ... -
靖难之役后黄观为什么投河自尽
黄观,字澜伯,又字尚宾,早年从许姓,明洪武二十九年恢复黄姓。池州府贵池县清江金墩人。 ... -
朱棣登基后为什么要杀陈继之
陈继之,明朝建文二年(1400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上疏僧人占田过多,“以江南僧道多占腴 ...
相关推荐
-
建文帝拥有优势为什么在靖难之役败给朱棣
在明朝,就发生了中央朝廷拥有巨大优势,却在镇压藩王造反的战争中屡屡处于劣势,并最终被地 ... -
朱棣为什么杀茅大芳
茅大芳名誧,以字行。扬州泰兴人。他博学能诗,年少知名,有人写诗说:“陆机此日能为赋,贾 ... -
朱棣为什么要杀侯泰
侯泰,明顺德府南和县城人。府学贡生,历官礼部员外郎、刑部左侍郎、刑部尚书,官阶正二品。 ... -
靖难之役后黄观为什么投河自尽
黄观,字澜伯,又字尚宾,早年从许姓,明洪武二十九年恢复黄姓。池州府贵池县清江金墩人。 ... -
朱棣登基后为什么要杀陈继之
陈继之,明朝建文二年(1400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上疏僧人占田过多,“以江南僧道多占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