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朱棣为什么要杀刘璟
刘伯温在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发挥了智囊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在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刘伯温就是明朝最大的开国功臣,但他最终的结局却与他曾经创下的巨大功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刘伯温最后被朱元璋毒死,而他的儿子刘璟也被朱棣处死,那么朱棣为什么要处死刘璟呢?
刘伯温是一个有智慧、有谋略的人,他还对风水、天文方面有所研究,在明朝初期是一个高人,因此后人对他很是崇拜。他作为朱元璋的大臣之一,对朱元璋的本性很是了解,所以在帮助朱元璋坐到了皇帝的位置后,他就辞职回家安度晚年了。但是在朱元璋看来,刘伯温这种高明之人虽然利用起来给自己带来不少好处,但也可能产生更大的威胁,所以他就思考着将刘伯温除掉,但苦于找不到借口,一直没有行动。
在刘伯温感染风寒后,朱元璋知道机会来了,他派遣太医为刘伯温看病,刘伯温也是明白人,他知道这次自己必死无疑。在史料中也有相关记载,在太医给他看完病,开了几幅药方让他服下之后,没过几天刘伯温就死了,大家都认为是朱元璋派太医毒死了他。
但是,刘伯温明明知道朱元璋要毒害他,为什么不躲避呢?刘伯温在朱元璋手下那么多年,自然知道朱元璋是一个心狠之人,躲得了这次,也肯定会死在下一次上面,逃脱不了不如大胆接受,这样他的家人也会过上安稳的日子。确实,他的死为家里的人带来了暂时的安宁,在他死后被追封为太师。他的两个儿子都继承了刘伯温的智谋才略,这两人没有安稳的过完一生。
他的大儿子由于与胡惟庸有嫌隙,被逼迫自杀,小儿子本来免除一死,但还是没躲过命运的悲惨。而此时已经是朱棣登上了皇位,他也非常欣赏刘伯温,于是便派人请他的另一个儿子刘璟,希望这个同样拥有一身才华的人可以辅佐自己开创新的盛世。哪知刘璟一点也不领情,还不愿承认朱棣的皇位,并且说了一句话“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这个“篡”惹怒了朱棣,虽然朱棣心里清楚自己皇位来的不光明,但被人直接说出他篡位,就像被人狠狠地扇了一巴掌,于是下令处死刘璟。
有人认为,刘璟是愚忠,毕竟大明江山都是老朱家的,管他谁当的。也有人认为,刘璟气节令人佩服,这才是为臣之道,大家怎么看呢?
相关文章
-
建文帝拥有优势为什么在靖难之役败给朱棣
在明朝,就发生了中央朝廷拥有巨大优势,却在镇压藩王造反的战争中屡屡处于劣势,并最终被地 ... -
朱棣为什么杀茅大芳
茅大芳名誧,以字行。扬州泰兴人。他博学能诗,年少知名,有人写诗说:“陆机此日能为赋,贾 ... -
朱棣为什么要杀侯泰
侯泰,明顺德府南和县城人。府学贡生,历官礼部员外郎、刑部左侍郎、刑部尚书,官阶正二品。 ... -
靖难之役后黄观为什么投河自尽
黄观,字澜伯,又字尚宾,早年从许姓,明洪武二十九年恢复黄姓。池州府贵池县清江金墩人。 ... -
朱棣登基后为什么要杀陈继之
陈继之,明朝建文二年(1400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上疏僧人占田过多,“以江南僧道多占腴 ...
相关推荐
-
建文帝拥有优势为什么在靖难之役败给朱棣
在明朝,就发生了中央朝廷拥有巨大优势,却在镇压藩王造反的战争中屡屡处于劣势,并最终被地 ... -
朱棣为什么杀茅大芳
茅大芳名誧,以字行。扬州泰兴人。他博学能诗,年少知名,有人写诗说:“陆机此日能为赋,贾 ... -
朱棣为什么要杀侯泰
侯泰,明顺德府南和县城人。府学贡生,历官礼部员外郎、刑部左侍郎、刑部尚书,官阶正二品。 ... -
靖难之役后黄观为什么投河自尽
黄观,字澜伯,又字尚宾,早年从许姓,明洪武二十九年恢复黄姓。池州府贵池县清江金墩人。 ... -
朱棣登基后为什么要杀陈继之
陈继之,明朝建文二年(1400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上疏僧人占田过多,“以江南僧道多占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