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明朝胡俨简介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
人物生平
胡俨从小十分好学,对天文、地理、律历、医学、占卜方面的书籍,无不博览。洪武年间,胡俨以举人身份被授予华亭县教谕,能以师道自任。母亲去世,他守孝期满后,改到长垣任教谕,请求给予便地养家,后又改到余干县任职。批准学官请求便地即是从胡俨开始。
建文元年(1399年),胡俨被推荐任为桐城县知县。他主持开凿桐陂水,灌溉田地,使百姓获利。县境有虎伤人,胡俨斋戒沐浴后向神灵祷告,老虎便逃走了。桐城县人把他供祀在朱邑祠。
建文四年(1402年),副都御史练子宁把胡俨推荐给朝廷,说:“胡俨具有的知识足以通达天人,他的才智足以参佐帷幄。”等胡俨被召来时,燕王的部队已渡过了长江。
朱棣即位后,说:“胡俨懂得天文,就让钦天监考考他。”考完之后,钦天监官员上奏说胡俨确实通象纬、气候之学。不久又因解缙的推荐,授予胡俨翰林检讨之职,与解缙等人一同在文渊阁当值。升为侍讲,再升为左庶子。胡俨因父亲去世守丧,守孝期满后胡俨又出来任职。胡俨在内阁时,受皇上顾问,他从不与人争先,但稍嫌戆直。
永乐二年(1404年)九月,胡俨被任为国子监祭酒,便不再参预机务。当时国子监用法严峻,国子生请事假回家的,也被判戍边。胡俨到任后,立即上奏废除了这条规定。
永乐七年(1409年),朱棣幸临北京,召胡俨赴行。
永乐八年(1410年),朱棣率军北征,命胡俨以祭酒兼侍讲,掌管翰林院事务。辅佐皇太孙留守北京。
永乐十九年(1421年),胡俨改任北京国子监祭酒。当时,海内统一已近五十年,朱棣正内兴礼乐,外怀要荒之地,公卿大夫彬彬然多是文学之士。胡俨作为馆阁宿儒,朝廷大著多出自他之手,重修《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他都担任总裁官。他主持国学二十余年,以身率教,一行一动都有师法。
洪熙元年(1425年),胡俨以病请求退休,明仁宗朱高炽赐给敕书,奖励慰劳他,进升他为太子宾客,仍兼祭酒。退休后,朝廷免除他子孙的赋税徭役。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以礼部侍郎之衔召胡俨,胡俨推辞归家。
胡俨在家二十年,方岳重臣都以师礼对待他。胡俨与他们交谈,从不曾说到他个人的事。他自处淡泊,岁时的衣食才刚够需要。当初他任湖广考官时,看到杨溥的文章,非常惊异,在其上题写道:“此文作者必能为董子之正言,而不为公孙之阿曲。”世人都认为他知人。
正统八年(1443年)八月,胡俨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相关文章
-
建文帝拥有优势为什么在靖难之役败给朱棣
在明朝,就发生了中央朝廷拥有巨大优势,却在镇压藩王造反的战争中屡屡处于劣势,并最终被地 ... -
朱棣为什么杀茅大芳
茅大芳名誧,以字行。扬州泰兴人。他博学能诗,年少知名,有人写诗说:“陆机此日能为赋,贾 ... -
朱棣为什么要杀侯泰
侯泰,明顺德府南和县城人。府学贡生,历官礼部员外郎、刑部左侍郎、刑部尚书,官阶正二品。 ... -
靖难之役后黄观为什么投河自尽
黄观,字澜伯,又字尚宾,早年从许姓,明洪武二十九年恢复黄姓。池州府贵池县清江金墩人。 ... -
朱棣登基后为什么要杀陈继之
陈继之,明朝建文二年(1400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上疏僧人占田过多,“以江南僧道多占腴 ...
相关推荐
-
建文帝拥有优势为什么在靖难之役败给朱棣
在明朝,就发生了中央朝廷拥有巨大优势,却在镇压藩王造反的战争中屡屡处于劣势,并最终被地 ... -
朱棣为什么杀茅大芳
茅大芳名誧,以字行。扬州泰兴人。他博学能诗,年少知名,有人写诗说:“陆机此日能为赋,贾 ... -
朱棣为什么要杀侯泰
侯泰,明顺德府南和县城人。府学贡生,历官礼部员外郎、刑部左侍郎、刑部尚书,官阶正二品。 ... -
靖难之役后黄观为什么投河自尽
黄观,字澜伯,又字尚宾,早年从许姓,明洪武二十九年恢复黄姓。池州府贵池县清江金墩人。 ... -
朱棣登基后为什么要杀陈继之
陈继之,明朝建文二年(1400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上疏僧人占田过多,“以江南僧道多占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