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郭资在靖难之役有什么功劳
郭资(1361年~1433年),字存性,号静岩,河南武安(今属河北邯郸)人,明朝官员。洪武十八年(1385)进士,参与靖难之役,以擅长管理钱谷著称,官至户部尚书、太子太师,卒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汤阴伯,谥忠襄。
人物生平
屡获升迁
洪武十四年(1381),入太学。洪武十七年(1384),参加应天府乡试,中举人。
洪武十八年(1385)进士,初任户部试主事。丁外艰,服阕,实授本部主事,官吏无处容奸,声誉顿起。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得到户部尚书郁新的推荐,授北平布政司左参议。到任不久,向明太祖直言本司弊政,明太祖嘉奖其忠心,直升本司右参政。数月之后,升左布政使,得到燕王朱棣的器重。
靖难之役
郭资偷偷投靠了燕王。燕王发动“靖难之役”时,张昺等战死,郭资率先投降,与左参政孙瑜、按察司副使墨麟、佥事吕震率先投降,大呼万岁。燕王大悦,命辅助世子驻守北平。
燕王转战三年,郭资主管军饷,曾以汉朝萧何相比拟。燕王即位,即明成祖,任户部尚书,赐白金、文绮、楮币,兼掌北平布政司。并授命筹建北京城。任行部尚书,统六部事。
永乐十九年(1421),定都北平,仍改户部尚书。此时,营城郭宫殿,置官吏及出塞北征,工役繁兴,郭资举职无废事。
德高望重
明仁宗即位,以旧劳兼任太子宾客。不久,以老病,加封太子太师,赐致仕。
宣德四年(1429),明宣宗再次启用66岁的郭资为户部尚书,并给以"免趋朝,赐钞二万贯"殊荣。郭资为报恩,抱病坐署办公,寒署不避,百事亲断,奉职益勤,管理钱谷以有才能著称。
宣德八年(1433)十二月,卒于任上,年73岁。明宣宗为此罢朝,遣礼部尚书胡濙赐祭,敕工部制棺营葬,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汤阴伯,谥忠襄,官其子郭佑为户部广东清吏司主事。
相关文章
-
靖难之役中建文帝为什么不逃去南方
1402年6月,朱棣率领的燕军攻破金陵,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不见了踪影。有人说他自焚,也 ... -
靖难之役后朱允炆下落之谜
燕军进入南京后,朱允炆在皇宫放火,朱允炆本人不知所终;此后其下落成为谜团。 ... -
建文帝拥有优势为什么在靖难之役败给朱棣
在明朝,就发生了中央朝廷拥有巨大优势,却在镇压藩王造反的战争中屡屡处于劣势,并最终被地 ... -
朱棣为什么杀茅大芳
茅大芳名誧,以字行。扬州泰兴人。他博学能诗,年少知名,有人写诗说:“陆机此日能为赋,贾 ... -
朱棣为什么要杀侯泰
侯泰,明顺德府南和县城人。府学贡生,历官礼部员外郎、刑部左侍郎、刑部尚书,官阶正二品。 ...
相关推荐
-
靖难之役中建文帝为什么不逃去南方
1402年6月,朱棣率领的燕军攻破金陵,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不见了踪影。有人说他自焚,也 ... -
靖难之役后朱允炆下落之谜
燕军进入南京后,朱允炆在皇宫放火,朱允炆本人不知所终;此后其下落成为谜团。 ... -
建文帝拥有优势为什么在靖难之役败给朱棣
在明朝,就发生了中央朝廷拥有巨大优势,却在镇压藩王造反的战争中屡屡处于劣势,并最终被地 ... -
朱棣为什么杀茅大芳
茅大芳名誧,以字行。扬州泰兴人。他博学能诗,年少知名,有人写诗说:“陆机此日能为赋,贾 ... -
朱棣为什么要杀侯泰
侯泰,明顺德府南和县城人。府学贡生,历官礼部员外郎、刑部左侍郎、刑部尚书,官阶正二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