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李陵终身不回汉朝,为何成为司马迁崇尚的人品?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李陵终身不回汉朝,为何成为司马迁崇尚的人品?这一内容。
李陵终身不回汉朝,为何成为司马迁崇尚的人品?
汉武帝对于李陵行为的不满可见一斑。只是,司马迁我们知道,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个非常正直、不偏不倚的史学家,如果不是这样,也不会写出《史记》这样的著作。然而那个司马迁为之辩解的李陵,即便是当时没有办法只能投降,后来当他有机会回到汉朝的时候,为什么他也选择了不回来?难道说李陵此人是一个根本值得司马迁崇尚的人吗?当年,李陵为救好友苏武,带着五千步兵深入大漠,最后被匈奴八万主力骑兵围攻,李陵杀敌数万,力战而降。汉武帝大怒,将李陵的寡母兄弟妻子儿女全部杀光!李陵身败名裂,家国难归,匈奴单于遂封他为右校王,并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李陵的遭遇确实是令人震惊和心酸的。他为了救援好友,不惜深入匈奴境内,与敌人激战,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决心。然而,这一切的努力和牺牲最终换来的是家庭的毁灭和被敌人冠以封号,让人难以理解和接受。
汉武帝对于李陵的行为感到愤怒和不满。他的家人被杀,自己成为了匈奴的附庸,这无疑让李陵的境遇雪上加霜。然而,面对这一切,李陵并没有选择回到汉朝,而是选择留在匈奴,甚至娶了匈奴单于的女儿。
这个选择引起了人们的讨论和疑问。司马迁为李陵辩解说,李陵留在匈奴是出于无奈之举,他只是为了保全性命和避免更大的灾难。然而,这样的解释在一些人眼中显得苍白无力。如此忠勇的李陵,为何要娶匈奴的女儿,为何不选择回到自己的家国,为家人复仇呢?
或许李陵也有自己的苦衷和难言之隐。他在匈奴的地位相对较高,有着更多的自由和权力。也许,他对匈奴的生活已经产生了某种情感和依赖,不愿意放弃。又或许,他对汉朝失去了信心,觉得回去也无法得到公正与宽容。无论原因如何,李陵的选择都引发了人们对他人品和价值观的思考和争议。
无论我们如何评价李陵的选择,他毕竟是一个曾经为友情和正义而奋斗的英雄。他所经历的一切,无论是被迫降服还是选择留在匈奴,都是他在特殊历史背景下所做的抉择。我们或许无法完全理解他的决定,但我们可以尊重并铭记他曾经的勇敢和牺牲。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历史并非单一的真相,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和选择。
李陵的故事是古代历史中一个充满复杂性和矛盾性的案例。它使我们思考个体在特殊环境下的选择和取舍,也提醒我们不要将人物简单化,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只有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学习其中的智慧和价值。
李陵挣扎了许久,终于还是应单于所请,跑去劝降苏武,苏武仍是表示不降,李陵于是让自己的匈奴妻子多次赶着牛羊带着酒食送给苏武,助其渡过难关。
后来汉匈关系缓和,双方恢复了和平,苏武终于得以回到长安,但已降的李陵却无颜再回汉朝,只能一个人待在匈奴,孤独的老死异乡了。
但苏武并没忘记远在匈奴受苦的李陵,他写了一封信,劝李陵游子返乡,但李陵已哀莫大于心死,只言“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然陵虽孤恩,汉亦负德。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仍是不肯回去。(引用之李陵《答苏武书》,有学者亦以为伪作,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里不再多加讨论。不过还是那句话,文有可能作伪,其情却真,正如南北朝文学理论家钟嵘所言:“陵不遭辛苦,其文亦何能至此!”)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苏武至此也算明白了李陵的心意,于是只得作罢。但李陵的另外两个老友——汉朝大将军霍光与左将军上官桀却仍不甘心,他们又派了李陵的陇西故交任立政等三人前来劝说,还学那鸿门宴上范增以“玉诀”暗示项羽速下决断杀刘邦那样,数次以“刀环”暗示李陵可还归于汉。
直到匈奴官员走开,几人单独相处,任立郑终于抛开忌惮,代表霍光上官二人向李陵表示:老友都在想念你,陛下和大将军也很欣赏你,祖国深情呼唤你,长安热烈欢迎你!归来吧,归来吧,含冤受屈委身胡虏的可怜游子!
任立郑是代表重臣霍光而来,更是代表汉朝政府而来,这说明李陵回国后即可平反汉奸之名,且汉已大赦,中国安乐,老友来召,无忧富贵,多好的事儿啊,可李陵却仍不识相,最后就连老牌汉奸卫律在外面听到都受不了了,他忙走进来,借着古人的例子劝李陵道:“李少卿贤者,不独居一国。君不见范蠡遍游天下,由余去戎入秦乎?”
在卫律看来,自己和李陵都不是叛徒汉奸,只不过良禽择木而栖罢了,如果他们是汉奸,那么高士范蠡楚人仕越,名臣由余戎狄之人仕秦,岂非也都是汉奸了?
然而李陵深深明白,自己的汉奸之名已经坐实了,政府可能会给他平反,但民间那些道学文人们可不会那么轻易放过他,人言可畏啊!李陵又岂能回去再受二茬罪,做个反复小人。何况他的老母妻儿已全给汉朝杀了,此不共戴天之仇,李陵又岂能轻易释怀?
在我看来,李陵这句话,才是他一生中说的最具英雄气的一句话。这句话不再是他常讲的大话或牢骚,而是他顶天立地振聋发聩的人生宣言:大丈夫哪怕身败名裂、孤绝于世,也绝不能自轻自践、乞求怜悯!他个人虽然很渺小,但他的尊严,绝不容许被这个世界一而再再而三的践踏。
不过相信在卫律等人的心目中,李陵定是个十足的傻帽。当年投降是无奈,但现在有机会回那富庶的汉朝重享安乐,却不回去,还要待在这北方苦寒之地受冻,最终搞个客死异乡,永世不得落叶归根,死为异域之鬼,这样的“丈夫”有意思吗?
对于卫律这种有奶便是娘的人来说,他们是永远不会明白李陵的。李陵不是不愿回去,只是情虽思之,气所难甘,事到如今,他已经回不去了,永远也回不去了……
在本文中,我们已经详细阐述了有关李陵终身不回汉朝,为何成为司马迁崇尚的人品?的全部内容。如果你对历史相关事件充满了好奇心,并且想要深入了解更多内容,我们极力推荐你浏览我们的古宫历史网,我们会定期推出各种历史类文章,涵盖了不同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