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但使龙城飞将在,说的到底是卫青还是李广?

日期:2023-09-01   来源:网络

但使龙城飞将在,说的到底是卫青还是李广?是最新上映的热门电视剧中重要剧情桥段,这部剧在吸引了大批观众的关注同时也在剧情和演员表现方面取得了相当成功,堪称一部成功的佳作。但使龙城飞将在,说的到底是卫青还是李广?是最近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就这个话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但使龙城飞将在,说的到底是卫青还是李广?

但使龙城飞将在,说的到底是卫青还是李广?

在古代的中国历史中,文人墨客常常通过诗词来表达他们对英雄豪杰的崇拜和赞美。而其中一首名垂千古的诗作,便是王昌龄所创作的《芙蓉楼送辛渐》,其中有一句“重落帽,起舞衫”,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议和猜测。

这句诗中提到了“龙城飞将”,然而关于这个飞将究竟是指李广还是卫青,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尽管很多人认为这里指的是李广,但也有一部分人坚持认为这应该是在描述卫青。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混淆呢?

与李广相关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李广被称为“飞将军”。《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了李广居于右北平,而匈奴闻闻李广之名后,纷纷避之几年,并不敢入侵右北平。由于在流传的过程中,“飞将军”逐渐被简化成“飞将”,因此很多人就默认将这个“飞将”指代李广。

然而关于卫青的理由也是存在的。有人认为卫青也是一个足够激动人心的英雄人物,他曾经带领队伍征战边疆,勇猛无敌。而且,“龙城”这个称呼岂非可以指代卫青所统治过的地方呢?因此,这部分人认为“龙城飞将”应该指代的是卫青。

然而无论是选择李广还是卫青,我们都无法得出确切的答案。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并且也没有确凿的依据可以证明谁才是真正的主角。我们无法唤醒王昌龄,让他亲自告诉我们正确的答案。

再加上李广难封的悲催境遇,和后世文人怀才不遇产生了共鸣,以至于古诗词中,凡是要抒发怀才不遇等心情的时候,大家都会用上李广的典故,特别是在唐朝,几乎所有诗中,飞将、飞将军,都是专指李广的。

如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六》的末句:“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这就等于是指名道姓说李广了,白居易后来也在《白氏六帖》中对此作注,说“李广骁勇,匈奴号曰飞将”。捎带一提,飞将通常指李广,但并非只有李广是飞将,三国吕布、隋末单雄信、唐末李克用等人,都被称作过飞将。

认为是指卫青的,原因就更简单了,因为龙城之战。这一战由汉武帝亲自部署作战计划,兵分四路出击匈奴,其中就包括了卫青和李广两位,但李广兵败被俘,最后逃回,而卫青就比较牛了,直捣龙城,斩敌700余人。

你可能会说,战场上动不动就是几万十几万大军,这才斩首700余人而已,但你要知道,这一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否则汉武帝也不会亲自部署,而且四路大军中,其他三路都是经历过很多战争的大将了,卫青确实第一次率军出征。

历史上(唐朝以前),叫龙城的地方海了去了,如南北朝诗人刘孝绰《奉和湘东王应令诗》一诗中,写道:“寄语龙城下,讵知书信难。”这是一首抒发思乡之情的诗,作者的家乡是彭城(徐州),所以龙城应当是代指家乡彭城。

再如唐朝柳宗元作《柳州寄京中亲故》一诗,同样是写家乡亲人的诗,题目中就点明了柳州,但诗中也有龙城:“劳君远问龙城地,正北三千到锦州。”

但更多时候,龙城是指胡人的都城,如唐朝沈佺期《杂诗三首》中写道:“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这里就明显是指胡人都城了。

如果你查阅百科,会发现龙城还有更多所指,如匈奴祭天之处、也可以代指帝都、甚至可以直接代指匈奴。而宋朝王安石所编撰的《王荆公唐百家诗选》中,把“龙城”作“卢城”,清朝阎若璩考证李广当年镇守的右北平,就是卢龙,因此卢城 飞将,理所应当指李广。

这咋说呢,反正除了这两个版本,我没见过其他作“卢城”的说法,也没办法考证,只能说如果真是卢城,那就可以拍板认定是李广了。

地名 人物连用是没有问题的,你可以说常山赵子龙、美国特朗普,但这都是指一个人,拆开来指两个人,没有这种用法,这就好比把诸葛亮和梅西放在一起,正确说法是琅琊诸葛亮,阿根廷梅西,但你要说琅琊梅西,就显得很傻了。

但我个人认为是李广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无论龙城还是飞将,都跟李广扯得上关系,卫青却只有一个“龙城之战”。

以上就是有关但使龙城飞将在,说的到底是卫青还是李广?内容的全部了,想要了解更多有关的历史趣闻故事、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相关文章的话,就请持续关注古宫历史网。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孙之獬人物简介:孙之獬提出剃发易服缘由
下一篇:李善长朱元璋为何要将李善长灭族

Copyright © 2017-2025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