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历史

沙皇俄国向中国宣战的历史

日期:2017-04-19   来源:网络

  弗兰茨别科夫还趁机借高利贷给远征队队员,他坚信,哈巴罗夫这次远征,胜券在握,所以,弗兰茨别科夫作为城堡最高军事长官,才把它与个人利益结合的如此紧密。

  很快,最高行政长官弗兰茨别科夫,便以沙皇的名义,对哈巴罗夫下达了远征命令:“尽量使达斡尔首领拉夫凯臣服,如拒绝投降,可以采取常用的战争手段征服他们,为沙皇夺取贡品,寻找银矿,修筑堡寨,绘制地图。”

  1649年秋季(一说1649年3月),哈巴罗夫遂率领70人的远征队出发,俄国人顶风冒雪,在通吉尔河过冬,并亟不可待地于1650年1月28日,翻越外兴安岭,乘雪橇进入了黑龙江支流乌尔凯喀谷地。

  当时,此地一共五座达斡尔城寨,居民事先得知俄国哥萨克欲将来侵扰,早都扶老携幼,转移他地,那里已是座座死城,这时,达斡尔酋长拉夫凯率兄弟数人,策马迎敌,当面拆穿哈巴罗夫所说的,俄国人是前来“做生意和送礼”的谎言,谴责其前来黑龙江杀人和掠夺财物的目的。

  哈巴罗夫还想劝他们归顺沙皇,拉夫凯听也不听,调转马头,绝尘而去,哈巴罗夫气得急起直追,却一无所获,哈巴罗夫没追上酋长拉夫凯和他的兄弟,却在第五座城寨里搜出了拉夫凯的姐姐,哈巴罗夫对她严刑拷打,拉夫凯的姐姐说,这里的达斡尔人早已归顺中国大清皇帝,中国有成千上万的强大军队,技术现代,火器齐全,无坚不摧。

  哈巴罗夫听罢胆寒,遂于当年春季留下50人,交给副手统领,自己带着亲信返回雅库茨克大本营去搬救兵,哈巴罗夫刚走,他的远征队队员就与达斡尔部族发生了战斗,他们在给雅库茨克的报告中说,“打死了众多的达斡尔人”。

  1650年月5日6日,哈巴罗夫返回雅库茨克,向长官弗兰茨别科夫呈上了他绘制的“黑龙江流域略图”和一份远征调查报告,他在报告中说,黑龙江流域到处都是田野、森林和牧场,比整个西伯利亚还要美丽富饶,他还说,若想征服达斡尔部族,使其归顺沙皇,需奏请沙皇派遣一支6000人的远征军前去黑龙江,与中国作战。

  不久,弗兰茨别科夫又调派117名哥萨克猎手及21名军人,共计138人归哈巴罗夫指挥,还给他增配了3门铁炮以及一些枪支弹药,组建了第二批远征队,哈巴罗夫于1650年7月19日再次启程进犯黑龙江。

  有一点不能不提,就是哈巴罗夫的远征队出发之前,接到了罗曼诺夫沙皇(Алексей Романов)的圣旨和致中国满清皇帝(博克达汗)的一封信。

  沙皇圣谕告诉中国大清皇帝说,沙皇伟大威严,是众多国家的君主和领主,历来所向披靡,此次派遣哈巴罗夫前来中国,不为战争,而是劝说中国归顺俄国沙皇,永为臣仆,为其效力,为其纳贡,若同意,中国居民则可留住城镇,若不从,哈巴罗夫则可动武,将中国男女老幼斩尽杀绝。

  圣谕中,还极为详尽地说明,中国归顺或不归顺沙皇俄国,远征队所要采取的手段和步骤,如若中国愿意归顺沙皇,则中国皇帝需带领中国民众,按照其宗教信仰宣誓归顺,还规定了中国必须向沙皇缴纳的贡品,如貂皮、玄狐皮、红狐皮、水獭皮和海狸皮等,以及金、银、花缎和宝石等贵重物品;若不归顺,则可采取不宣而战的方式,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剿灭中国军民。

  沙皇那封致中国满清皇帝(博克达汗)的信,不啻为一封沙俄对中国的宣战书,它对中国充满了居高临下的蔑视和杀气腾腾的威胁,信中说,哈巴罗夫出使中国,是为了向中国宣誓沙皇的恩宠和圣意,如果中国皇帝拒绝归顺沙皇,沙皇将派出6000人大军,并配有大炮和火器来攻打中国,将中国“全民和妻子儿女统统杀光”。

  此后,黑龙江流域人民很快便遭到了哈巴罗夫灭绝人性的杀戮和洗劫,人民的抵抗也随之风起云涌。

  相关资料介绍:

  俄罗斯联邦(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英语:The Russian Federation),通称俄罗斯或俄国,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国土面积为1707.5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公元15世纪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1547年伊凡四世自称沙皇,建立沙皇俄国,并在1721年由彼得一世改称俄罗斯帝国,对外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曾吞并欧亚多个国家,领土不断扩张,19世纪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库页岛、海参崴等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二战时期促使外蒙古从中国独立,导致中国再度失去173万平方公里领土,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伤害。1917年十月革命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冷战期间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欧洲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法典
下一篇:古罗马法律体系的历史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