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历史
俄国二月革命的历史
俄国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发生于1917年俄历2月(公历3月)而得名。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使俄国经济濒于崩溃,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社会各种矛盾空前激化。列宁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 革命期间,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建立新的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同时,资产阶级得到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的支持,成立俄国临时政府,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1917年初,俄国革命运动急剧发展。资产阶级也感到沙皇政权已经摇摇欲坠,企图发动宫廷政变。
1917年3月3日,彼得格勒普梯洛夫工厂工人开始罢工。10日,发展成为反对饥饿、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反对沙皇制度的政治总罢工,罢工人数达到25万人。沙皇政府下令开枪镇压参加示威和集会的群众,激起人民更强烈的反抗。11日,布尔什维克维堡区委员会决定将罢工转变为武装起义。12日(俄历2月27日),起义席卷全城。驻守彼得格勒的士兵拒绝向工人开枪,大批转到革命方面。起义士兵和工人逮捕沙皇的大臣和将军,释放政治犯,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发出《告全体俄国公民书》,宣布首都已经转到起义人民手中。革命在全国迅猛展开。3月15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彻底覆灭。
俄国二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为什么掌握了实际政权的苏维埃竟然自愿地把政权交给资产阶级?为什么资产阶级能够窃取这次革命的胜利果实?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多方面原因。
第一,俄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小资产阶级最多的国家。大批小资产阶级直接卷入革命浪潮中,他们表现了极大的动摇性和不稳定性。
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无产阶级的成份发生了变化。大批有觉悟的工人被征调到了前线。代替他们的是一些小私有者、手工业者和小业主。他们成为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影响工人队伍的社会基础。
第三,二月革命期间,革命领袖列宁及其他一些著名的布尔什维克侨居在国外。在国内,许多布尔什维克尚被关在监狱或在远离革命中心的流放地。革命的领导力量相对薄弱。
第四,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占有重要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组织上又有很大发展,拥有地方自治机关、国民教育机关、各种全国性代表大会、杜马、军事工业委员会等合法阵地,并利用报纸、刊物等舆论工具。这些,使资产阶级拥有巨大的优势。当沙皇制度在革命的打击下一倾覆,资产阶级便接着上台。
从3月8日彼得格勒工人大罢工开始到3月15日尼古拉二世退位止,在8天内,沙皇制度彻底崩溃了。二月革命进展之迅速,在历史上是罕见的。二月革命这样快地取得胜利不是偶然的。
沙皇制度的残酷压迫和帝国主义战争,促使社会各种矛盾尖锐化,激起人民极大的反抗力,是二月革命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列宁说:"俄国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俄国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二月革命所以胜利还在于1905-1907年俄国革命的影响。这次革命提高了群众的觉悟,使他们获得大规模的阶级斗争的锻炼。列宁指出,"如果不是俄国无产阶级在1905-1907年间进行了极其伟大的阶级战斗和表现了革命的毅力,那么第二次革命的进展就不会这样迅速"。
在二月革命中,无产阶级是领导者,同农民结成了亲密联盟,而且资产阶级看到人民即将战胜专制制度也投机革命。在阶级力量对比上,人民力量占优势。革命遇到的阻力比较小。所以列宁说:"二月革命获得最初胜利的原因,就在于当时跟着无产阶级走的,不仅有农民群众,而且还有资产阶级。因此我们轻而易举地战胜了沙皇制度,达到了1905年所没有达到的目的。"
二月革命期间,布尔什维克尽管处境很困难,人数又少,但他们没有失去同群众的联系,在关键时刻总是挺身而出,领导革命运动。布尔什维克提出的口号表达了广大群众的心声,是发动群众的有力武器。在二月革命中,只有布尔什维克明确地提出了8小时工作制、没收地主土地、建立民主共和国和结束帝国主义战争的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并指出实行这个纲领的道路。资产阶级的主要政党立宪民主党以及其他任何自称为社会主义的政党都不敢公开触及这些人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政治问题。
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封建专制的统治,二月革命的胜利使俄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推动了俄国历史的发展,"使落后的俄国的发展进程大大加速",仿佛一下子"就赶上了意大利和英国,并且几乎赶上了法国"。这就为俄国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相关文章
-
1606年5月17日:俄国冒名皇帝被处死
在现代社会诈骗无处不在,防不胜防,不过诈骗可不是现代独有的产物,本文要讲的一位骗子,是 ...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家克伦威尔
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Cromwell)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同时他也 ...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导读:国王必须是信奉英国国教者,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结婚者不得继承王位。专制君主为受宪 ... -
英国城市曼彻斯特的历史发展
曼彻斯特(英文:Manchester),国际化大都市。英国英格兰西北区域大曼彻斯特郡的都市自治市、 ... -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历史研究
汤因比(1881975)是英国历史学家,早年曾在牛津大学接受古典教育,并成为希腊罗马史和近东问 ...
相关推荐
-
苏里南的历史
苏里南是南美洲北部的一个小国家。苏里南无论以面积还是人口排名,都是南美洲最小的一个国家 ... -
格陵兰岛的历史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地处北极圈的格陵兰岛冰川加速融化。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数据显示, ... -
1606年5月17日:俄国冒名皇帝被处死
在现代社会诈骗无处不在,防不胜防,不过诈骗可不是现代独有的产物,本文要讲的一位骗子,是 ...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家克伦威尔
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Cromwell)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同时他也 ...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导读:国王必须是信奉英国国教者,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结婚者不得继承王位。专制君主为受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