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历史

立陶宛发展历史 立陶宛历史沿革

日期:2017-07-16   来源:网络

  立陶宛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界拉脱维亚,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首都维尔纽斯。那么大家了解立陶宛吗?知道它的相关历史知识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立陶宛发展历史 立陶宛历史沿革

 

  立陶宛历史沿革

  公元5—6世纪出现阶级社会。12世纪起受到日耳曼封建主的侵略。1240年成立统一的立陶宛大公国。13世纪形成立陶宛民族。14—15世纪,立陶宛大公国的领土大部在西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1558—1583年,立陶宛参加了反俄国的立窝尼亚战争。1569年根据卢布林条约,波兰和立陶宛合并成立了波兰立陶宛王国。1795—1815年整个立陶宛(除克莱佩达边区外)并入俄国。立陶宛人民参加了1830年至1831年和1863年至1864年的波兰起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立陶宛被德国占领。

  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独立,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18年12月至1949年1月立陶宛大部分领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19年2月立陶宛和白俄罗斯联合组成立陶宛-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年8月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宣布独立。1926年9月28日,苏联政府同立陶宛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同年12月,法西斯分子发动政变得逞。1940年苏联军队占领立陶宛。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立陶宛被德国军队占领。1944年,苏联军队再次占领立陶宛,并成立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苏联。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脱离苏联独立,苏联不予承认。直到1991年9月6日,苏联才承认立陶宛的独立。同年9月17日,立陶宛加入联合国。2001年5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立陶宛与中国的关系

  1991年9月7日,中国政府正式承认立陶宛独立。同年9月14日,中国与立陶宛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2006年9月24日至28日,阿达姆库斯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08年以来,中立关系发展顺利,双方各级别往来密切。中国发生汶川特大地震后,立政府和社会各界以多种方式向地震灾区提供物资援助和精神支柱,有力地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感情。5月13日,立总统阿达姆库斯致函胡锦涛主席,就汶川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表示慰问;5月15日,立议长尤尔舍纳斯致函吴邦国委员长表示慰问;立政府向中方提供20万立特(约合7.8万美元)人道主义援助,用于震后重建。8月,立总理格迪米纳斯·基尔基拉斯赴华观摩北京奥运会并出席闭幕式,期间与温家宝总理举行会见。10月,立外长瓦伊杰库纳斯来华参加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立副议长佩凯留纳斯、议会外委会主席卡罗萨斯、立中友协主席根贾利斯访华。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主席王忠禹、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中央纪委副书记黄树贤、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国副会长李小林等访立。12月,外交部部长助理吴红波赴立进行两国外交部政治磋商。

  2009年4月,中联部副部长陈凤翔率团访问波罗的海三国。2009年5月,杨洁篪外长与乌沙茨卡斯外长在越南河内亚欧外长会议期间寒暄。2009年8月31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访问立陶宛,在维尔纽斯会见了立陶宛总统格里鲍斯凯特,并同立总理库比柳斯举行会谈,中国视立陶宛是中国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可靠朋友和重要合作伙伴。2010年5月14日,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访问立陶宛,在维尔纽斯受到立总统格里包斯凯特热情接待,双方就双边关系、经贸合作和欧中经贸关系、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及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等问题交换了看法。

  立陶宛旅游攻略

  饮食

  立陶宛人主要食物有面食、土豆、甜菜、白菜、猪肉、羊肉和奶制品等。火腿、香肠、熏猪肉是他们的传统肉制品。他们一般都喜欢烤制食品,也爱吃土豆或豌豆煮的稀饭和用土豆泥、奶渣及肉末做的甜饺子,猪肉熏肠也是他们的常用食品。他们喜欢俄式西餐,用餐惯于使用刀、叉、匙作餐具。他们对中国菜肴也很感兴趣,尤为喜欢熟透的风味菜肴。

  立陶宛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①注重讲究菜肴要熟透,注重菜品要量大油重。

  ②口味一般口味不喜太咸,爱微辣味道。

  ③主食以面食为主

  ④副食爱吃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鱼及蛋类等;蔬菜喜欢土豆、卷心菜、豌豆、西红柿、洋葱、黄瓜等;调料爱有胡椒粉、蕃茄酱等。

  ⑤制法对烧、炸、煎、炒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⑥中餐喜爱中国的京菜、鲁菜。

  ⑦菜谱很欣赏什锦拼盘、干烧鸡脯、烤肉、蜜煎海棠、锅烧肘子、油爆双脆、糖醋鲤鱼、锅塌豆腐、涮羊肉、焗大虾等风味菜肴。

  ⑧水酒对格瓦斯、葡萄酒、啤酒很喜欢,饮料爱喝矿泉水、果子露等。

  ⑨果品喜欢葡萄、西瓜、荔枝、香蕉、苹果等水果,干果爱吃核桃仁、葡萄干、花生米等。

  名胜

  市内值得游览的地方包括St.Anne教堂、GatesofDawn、圣三一堂、Basilian修道院、Vilnius大学、Vilnius座堂、Gediminas塔、十字架山等。

  十字架山

  最令人难忘的是十字架山(Hillof Crosses)。十字架山是一个非常细的山头,上面插了上万个型型式式的十字架,每一个十字架背后都印证了立陶宛的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立陶宛开国以来的战争及革命都一一完整地保留在这些十字架上。

  圣安娜教堂

  圣安娜(St.Anne)教堂,位於维斯杜拉河坡最高、华沙最美的克拉科夫斯基普热德梅济(Crakowskie Przedmiescie),由圣安娜公主(Mazowsze Duches Anne)和她的儿子博莱斯瓦夫四世,一四五四年为贝纳迪(Bernardine)教派的教士而建,一五一五年及一六五七年教堂曾遭回禄之灾,仅剩现在所见的哥德式圣坛(Chancel)部分为最早的建筑。最值得参观的是教堂内部一律金碧辉煌的巴洛克式设计及陈设,满布著一七四○年代的名家绘画、天花板下垂的水晶灯、反射在包著金箔的雕刻及圣像,照得整个教堂光辉灿烂。

  在圣安娜教堂旁竖有一六八三年完成的巴索玛丽圣母像(Blessed Virgin Mary of Passau),这也是在波兰大动乱中未被波及的塑迹,塑像双手抱著圣婴,慈辉流露,令人感动。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
下一篇:奥地利自由党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