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历史

东方的破落:百年前日本作家的《中国游记》到底写了什么?

日期:2019-06-24   来源:网络

​20世纪一二十年代,中国迎来不少带着“寻找古典美”夙愿来观光的日本文化人,他们写了不少“中国游记”。而中国文化人这一边,“留日热”达到高潮。从政治延展到军事、文化生活领域,“东洋之花”盛开。

虽然都是寻梦,但结果大相径庭。中国文化人在日本几乎达到了圆梦之旅。而日本文化人这边,却大都是梦想的破碎。

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可以说这是中国文人日本观光普遍感受。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来中国观光的日本文化人收获的,则是另一种弥漫失望的情绪。

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就写满了这种情绪。

从今天的角度看,可以说,《中国游记》是一本对华夏文明绝望书。

1921年3月,年仅29岁的日本青年作家芥川从日本九州坐海轮出发,第一次远航中国。芥川的中国游历时一百天。在三个多月时间里,芥川走遍了几乎所有中国重要城市——上海、杭州、苏州、扬州、镇江、南京、芜湖、九江、庐山、北京、汉口、长沙、郑州、洛阳、天津、沈阳等地。

芥川到中国的第一站是上海,《中国游记》第一篇文章写的就是对中国上海的《第一印象》。芥川接触的第一批中国人,是上海拉黄包车的中国车夫,他们给了芥川首次“中国印象记”:不干净,不讲究。

芥川踏上中国土地,写下的第一句话是:“一脚刚跨出码头,我们就被几十个黄包车夫团团围住。……本来,黄包车夫这个词,在我们日本人的印象里,倒绝不是脏兮兮的样子……可中国的黄包车夫,说他们是肮脏的代名词也不为过。且粗略地扫视过去,但见个个相貌怪丑……这么一群人前后左右地把我们围了个水泄不通,一张张丑陋不堪的脑袋一齐向我们伸过来……一位刚刚上岸的日本妇女甚感恐惧……”。一个鼎立日本文学最高奖(芥川文学奖)的大作家,来中国写给日本人看的第一段文字,竟是如此败兴不堪。

《中国游记》有一篇内容,写了一位中国人正慢悠悠地向湖心亭的湖里撒尿,芥川写这人撒尿形态后感叹:“与日英两国是否结盟等等事情都与这位中国人无关。”这是对又老又大的国家可怕且具有辛辣讽刺意味的象征——没人关心国家大事,只顾自己优哉游哉。

“一年老的盲人乞丐坐在地上”,芥川凭着自己对中国《水浒传》等小说的了解,形成了芥川心中的乞丐——是浪漫的,而在中国上海,他看到的乞丐是“身上披着一张旧报纸,膝盖上的肉,腐烂得像只剥开的石榴,乞丐伸长了舌头在舔着腐肉。”

对中国的西化,芥川也认为是庸俗的,只有简单的模仿,失去了本民族的个性甚至尊严。芥川说“上海的确有西洋化的一面……也总有一种不合时宜、过分花哨的感觉”。芥川说到黄埔公园,“外国人可以进去,中国人则一个不让进。名之曰‘公共’,真是极尽了命名之妙。”

游记中唯一对中国的赞誉之词是古庙,他进到了城隍庙:“我十分钦佩那些造像之妙,因而久久不愿离去。”

芥川一直这么写他所看到的中国,只发现脏乱差。这是写实还是偏见?

少年的芥川,就开始学习中国文化,阅读《西游记》、《水浒传》、《聊斋志异》和唐诗宋词等等,逐渐形成他的中国文化趣味,在当时的日本作家中,芥川被誉为最了解中国文化的作家之一,他有十多篇作品题材都取于中国名著。可谓对中国古典文化情有独钟。

但成年后的芥川到中国,就像强大后的日本看中国。是一个青年人来到一个濒临饿死的脏老头身边。

日本文人到底是来看中国有多么的老、还是有多么的年轻?当时的日本媒体称:日本文人去中国,主要是想来看看年轻古国的新貌。但芥川的《中国游记》字里行间里通篇深含着“中国和中国人:脏、乱、臭,一无是处”的印象。《中国游记》在芥川回国一个月后于日本的《每日新闻》报上连载,读者深深感受到中国的新貌无从谈起,昔日文明古国今日几乎一无是处。

在日本,芥川读到的都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四五千年的长河里,被历史不断抬举和冲刷,而被留下来的中国文化名著。游历中国,芥川看到的却是满目疮痍,令芥川心生怨气,古老优美的华夏文明一去不返,现实的败落几乎没有留存这种文明的一丝美感。

芥川在中国期间说得最多的中国话,也是一踏上中国土地学会的第一个词就是“不要”。芥川的原文是:“就连声‘不要,不要’回答他们就行。”

“他们”当然是指中国人。

“不要”是芥川面对破碎中国的态度。

无疑,20世纪初叶日本文人的中国之旅,大都是“文化伤心之旅”,他们的《中国游记》是一面面破碎的镜子。正如同样一面镜子,也分正反。同为东方国家的西学生,中日两国就像镜子的正反面一样对比鲜明。西学日本并未失去中国传统好的东西,古代华夏文明的精髓在日本与西洋新文明一起交映成辉,而“中体西用”的中国,却盲人摸象、不得要领,长久定格在“东方破落”一景。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罗芳伯:想成为大清藩属的“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总统
下一篇:韩国春节介绍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